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逋虏的意思、逋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逋虏的解释

逃寇,流寇。 晋 陆云 《盛德颂》:“逋虏雾散,遗寇云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逋虏(bū lǔ)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由"逋"和"虏"两个语素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

  1. "逋" 本义为逃亡、逃避,《说文解字》释为"亡也",引申为拖欠、拖延,如"逋租"(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
  2. "虏" 指俘虏、奴仆,《玉篇》释作"获也",后衍生指敌人,如"强虏"(中华书局《王力古汉语字典》);
  3. 组合义 指逃亡的敌人或被捕获后逃脱的俘虏,常见于史书记载,如《后汉书》中"逋虏纵横"形容战乱时期流窜的残余势力(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

该词属于历史语境词汇,现代汉语中已鲜少使用,但在研究古代战争史、社会制度文献时仍具学术价值。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汉典(zdic.net)字形演变考据。

网络扩展解释

“逋虏”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单字拆解

  1. 逋(bū):意为逃亡、躲避,如“逋逃”“逋客”。
  2. 虏(lǔ):本义为俘获,引申为敌人、俘虏,如“俘虏”“胡虏”。

出处与用法

相关词语

补充说明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主要见于历史文献或诗词研究。若需进一步了解“虏”的详细释义(如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可参考权威字典。

别人正在浏览...

八卦图边将不剌头禅版裳帷澄寂成殓称雨道晴村舂大后天当坊定购对质二宫凡耳方针風觀奋振孚甲格崩贵侯傀卓过劲合延翦截铺剪筒臼杵之交旧交呟唤巨轮科刑廓廓来莅垃圾箱凌腾琉球群岛六慎露白地牛鸾坡蛮查旄马蒙得维的亚南无阿弥陀佛盆草泣绪饶恕商周烧燕勝算渗漉受讯通德门投鼠托信外见玩神先汉纤纶瑕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