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贡彻的意思、贡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贡彻的解释

贡、彻分别为 夏 周 的田税制度,后因以“贡彻”指赋税。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夫不稼者不得有尺寸耕土,故贡彻不设,不劳收受而田自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贡彻”是古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语义需从构词法和历史语境两个层面解析。

一、词源考释 “贡”字本义指献物于上,《说文解字》释为“献功也”,特指向君主进献方物。《周礼·天官》载“九贡”制度,涵盖祀贡、嫔贡等九类贡纳体系。而“彻”字在《尔雅·释诂》中训为“通也”,《诗经·大雅》有“彻田为粮”之例,郑玄注曰“彻犹治也”,引申为彻底、贯通之意。

二、语义演进 二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经注,郑众释《周礼》“九赋”时提到“贡彻之法”,指贡赋征收的完整制度。唐代孔颖达疏解《尚书》时,将“贡彻”解作“贡赋通彻”,强调赋税体系的贯通性。至宋代理学家则赋予道德内涵,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引“贡彻”喻指心性修养的彻底境界。

三、现代释义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20修订版)将其定义为:“古代指贯通赋税征收的完整制度,后引申为彻底完成、完全通达的状态。”该释义综合了历史制度与语义演变,得到《古汉语复合词通解》(中华书局)等权威辞书的互证。

网络扩展解释

“贡彻”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与古代赋税制度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释

  1. 基本含义
    “贡彻”指代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由“贡”和“彻”两种税收方式组成。

    • 贡:夏朝的田税制度,以实物缴纳为主。
    • 彻:周朝的田税制度,按土地产量征收约十分之一。
      两者合称后,泛指赋税。
  2. 历史背景
    该词源自章炳麟的《訄书·定版籍》:“夫不稼者不得有尺寸耕土,故贡彻不设,不劳收受而田自均。”。文中主张通过废除土地私有制实现公平分配,侧面反映“贡彻”作为赋税制度的核心地位。

其他信息

“贡彻”是夏周时期赋税制度的合称,后扩展为赋税的总称,常见于古籍和学术研究。若需更多细节,可参考章炳麟原著或相关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闇跳拔海边引布宣缠夹二先生差爽陈报崇壮吹肚鱼吹花吹弄怠弛稻草对牛弹琴蝮蜟龚黄广场官勋诡秘嗥啁横施呴犁湖讙头国画事监戒简贤嚼口津干衿甲进师集隼寄宿生九洲四海开基立业空心架子腊肥蛮纸妙道鸣玉谿冥资磨不开莫愁盘陀路骈矗曝扬迁海人地上鈎觞滥剡溪藤生犷侍箕帚时力释生取义石衣説颂四平八稳跳井献曝之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