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眉山的意思、眉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眉山的解釋

(1).《西京雜記》卷二:“ 文君 ( 卓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遠山。”後因以“眉山”形容女子秀麗的雙眉。 唐 韓偓 《生查子》詞:“繡被擁輕寒,眉山正愁絶。” 宋 陳師道 《菩薩蠻》詞:“髻釵初上朝雲捲,眼波翻動眉山遠。” 清 洪昇 《長生殿·驚變》:“不勞你玉纖纖高捧禮儀煩,子待借小飲對眉山。”

(2). 宋 代大文學家 蘇轼 的代稱。 蘇 為 四川 眉山 人,故稱。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夫書聚而弗讀,猶亡聚也。故録 眉山 《藏書記》。” 清 錢謙益 《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少年應舉,筆放墨飽,一洗熟爛,人驚其頡頏 眉山 ,不知汪洋跌蕩,得之 莊周 者為多。” 清 李重華 《貞一齋詩說》:“次韻一道, 唐 代極盛時,殊未及之…… 宋 則 眉山 最擅其能,至有七古長篇押至數十韻者,特以示才氣過人可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眉山,作為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均具有深厚的文化地理背景:

一、字面本義(山嶽形态) 指山形似眉,形容山巒起伏的線條柔和、清秀,如同美人的眉毛。此義項凸顯了漢語中以人體部位比喻自然景觀的修辭傳統,常用于古典詩詞和文學描寫中,用以描繪秀美的山色。

來源依據:《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收錄此義項,釋義為“形容女子眉如遠山。亦借指秀美的山色”。

二、專有地名(行政區劃) 指中國四川省下轄的地級市——眉山市。這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最核心、最常用的含義:

  1. 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地處岷江中遊,成都平原西南部。東北與省會成都接壤,南連樂山,西鄰雅安,是成都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2. 曆史沿革:古稱“眉州”,擁有1500餘年建制史。北宋時期,眉州因誕生了以蘇洵、蘇轼、蘇轍父子(“三蘇”)為代表的傑出人才而聞名天下,享有“千載詩書城”的美譽。2000年撤銷眉山地區設立地級眉山市。
  3. 文化地位:作為“三蘇”故裡,眉山是蜀學的重要發源地和中國曆史文化名城,擁有深厚的東坡文化底蘊,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承載地。
  4. 現代發展:現為四川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以現代農業、食品加工、機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産業為特色,經濟文化持續發展。

    來源依據:眉山市的地理、曆史、文化及行政區劃信息,依據中國民政部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平台及四川省人民政府、眉山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發布的權威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眉山”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文化、地理、曆史等維度綜合理解:

一、地理及行政區劃含義

  1. 現代城市
    眉山是四川省地級市,古稱“眉州”,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遊。北接成都,南連樂山,東鄰内江、資陽,西接雅安,總面積7,134平方公裡,市政府駐東坡區。作為國家級天府新區和成都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眉山主城區距成都僅60公裡,交通便利。

  2. 曆史沿革
    商周時期屬蜀地,秦代起逐步建制,西漢屬犍為郡武陽縣,宋代因雕版印刷業興盛成為文化重鎮。2000年撤地設市,現轄2區4縣,是四川最年輕的地級市之一。


二、文學及文化含義

  1. 形容女子容貌
    典出《西京雜記》對卓文君“眉色如望遠山”的描寫,後以“眉山”代指女子秀麗的雙眉。例如:

    • 唐·韓偓《生查子》中“眉山正愁絕”
    • 宋·陳師道《菩薩蠻》中“眼波翻動眉山遠”
  2. 蘇轼的代稱
    因蘇轼(蘇東坡)出生于眉山,古人常以“眉山”指代這位文豪。例如明代胡應麟著作中稱“錄眉山《藏書記》”,實指蘇轼作品。


三、補充關聯信息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眉山”既承載着地理實體的行政功能,又蘊含傳統文化中對美與文人精神的詩意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晻晻把笏北房邊釁不死牛蠶頭鷰尾寵號愁懷雠釋傳諷詞黃蕩檢凡流發縱非鄙肥田粉婦姑服澤幹敏鴻麗洪同鵍鷒姜太公奸牙較塲棘戶近處鏡花絶羣快報虧盈髺髮糧棉連踡靈驗驢唇馬觜貿市南江泡茶剽剠前古趫輕傾豁覃轉染網三鄰四舍商戶聲光身型守願樞中松隧素簾通詳怢栗往數香閤相和歌閑靜襲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