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浦江的意思、黄浦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浦江的解释

长江下游支流。流贯上海市境内。主源出自淀山湖。在市区接纳支流吴淞江(苏州河)后,到吴淞口注入长江。长1134千米。太湖流域主要排水通道。内河航线连接江苏、浙江两省,运输繁忙。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黄浦江是上海市的重要河流,具有多重功能与历史意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地理位置与特征

黄浦江是长江入东海前的最后一条支流,流经上海市青浦、松江、奉贤等10个区,最终在吴淞口注入长江。其主源为淀山湖(也有说法称太湖苕溪为更远源头),全长约113公里,流域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河宽300-770米,终年不冻。

二、功能与重要性

  1. 航运与排水:作为太湖流域主要排水通道,黄浦江连接江苏、浙江两省内河航线,运输繁忙。
  2. 城市功能:提供居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兼具排洪、灌溉、渔业、旅游等功能,是上海发展的核心命脉。
  3. 地标意义:将上海分为浦西和浦东,两岸汇集城市景观精华,如外滩、陆家嘴等。

三、历史名称与别名

历史上曾称大黄浦、黄龙浦、春申江、申江,清代定名“黄浦江”。其中“春申江”与战国春申君黄歇相关,上海简称“申”即源于此。

四、名称由来

“黄浦”最早见于南宋碑记,清代正式称“黄浦江”。另一别称“沪”源于古代捕鱼工具,后成为上海简称。

五、文化意义

黄浦江不仅是自然河流,更是上海城市精神的象征,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开放与发展。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权威地理资料或地方志。

网络扩展解释二

黄浦江

黄浦江是中国上海市的母亲河,是上海的重要水域和交通要道。这个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黄”和“浦江”。

拆分部首和笔画

“黄”字的拆分部首是“土”,它共有9个笔画; “浦”字的拆分部首是“水”,它共有10个笔画; “江”字的拆分部首也是“水”,它共有6个笔画。

来源

“黄浦江”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文献中,当时是形容上海的地理特点。黄浦江水域流经黄浦区,因此得名。在历史上,黄浦江曾经是外国侵略者入侵中国的重要门户,也是中国的对外贸易要道。

繁体

在繁体字中,黄浦江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黃浦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古代文献中,黄浦江被写作“黃普江”,其中“普”字用来表示广泛、普遍的意思。

例句

1. 黄浦江两岸的高楼大厦灯火辉煌,夜景十分壮观。 2. 游客们站在黄浦江畔,欣赏着江水的美丽。

组词

黄浦江港、黄浦江口、黄浦江畔、黄浦江大桥、黄浦江水域

近义词

上海江、上海水域

反义词

内地、陆地

别人正在浏览...

阿呀白帽邦客襃加背恩材智拆副柴户长出气魑魅罔两踹坊次路崔崪寸马豆人大手术都孔目独宿放射性污染发行量丰澍分批赋诗公尸轨乱规卿希牧何已桓郎笛火热水深姣孋竭诚相待惊恐失色近新宽褪懒设设量定离蔬释蹻流霞落汤鷄门官秘传弄虚作假婆心奇妙苘麻勤工助学弃物取此羣艺入觐善少射乡首珰四溢台仆哇哩哇啦闱艺无隅巷吏小末尼息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