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屠贩的意思、屠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屠贩的解释

屠者贩夫。亦指地位低微的人。 北齐 刘昼 《新论·妄瑕》:“ 樊噲 ,屠贩之竪; 萧 曹 ,斗筲之吏。”《新唐书·中宗八女传》:“﹝ 安乐公主 ﹞与 太平 等七公主皆开府,而主府官属尤滥,皆出屠贩。” 清 黄景仁 《济南病中杂诗》之一:“匿名屠贩下,伏枕海山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屠贩(tú fàn)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屠”和“贩”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指以屠宰牲畜并贩卖其肉为职业的人,多指社会底层的从业者。以下从权威词典及文献角度详细解析:


一、字义分解与组合义

  1. 屠(tú)

    • 本义:宰杀牲畜。《说文解字》:“屠,刳也。”指剖开动物躯体。
    • 引申义:从事屠宰职业者,如“屠户”“屠夫”。
  2. 贩(fàn)

    • 本义:买货出售。《说文解字》:“贩,买贱卖贵也。”即低价购入、高价售出的商业行为。
    • 引申义:小商人或流动摊贩,如“商贩”“摊贩”。
  3. 屠贩

    • 组合义:屠宰牲畜并售卖肉类的人,强调职业的复合性(生产+销售)。
    • 社会属性:古代属“市井贱业”,常见于对底层劳动者的描述,如《史记·货殖列传》提及“屠牛羊彘千皮”的经营者。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屠贩:屠宰牲畜并贩卖的人。亦泛指市井商贩。

    例证:唐·柳宗元《祭弟宗直文》:“屠贩佣保,皆得父母兄弟。”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4卷第321页。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屠贩:旧指以屠宰牲畜并卖肉为生的人。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322页。

  3. 《辞源》(修订本)

    屠贩:屠宰和贩卖。亦指操此业者。

    例证:《后汉书·祢衡传》:“吾焉能从屠贩儿耶!”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556页。


三、历史文化背景

  1. 社会地位

    • 古代士农工商等级森严,屠贩属“工商”之末流,常与“屠沽”(屠宰与卖酒者)并称,如《淮南子·泛论训》:“夫屠贩之人,污辱之处也。”
    • 唐代以后,随着商业发展,屠贩渐成市井常见职业,但仍被视为“贱业”(见《唐六典·户部》)。
  2. 文学意象

    • 诗词中多借“屠贩”喻指出身微贱但才能卓越者,如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
    • 明清小说常以屠贩为市井生活符号,如《水浒传》中镇关西原为“屠户”。

四、语义演变与现代使用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2.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3.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修订本)[M]. 商务印书馆, 2015.
  4.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2013.
  5. 班固. 《汉书·货殖传》[M]. 中华书局, 2007.

网络扩展解释

“屠贩”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词义

“屠贩”由“屠”(屠宰)和“贩”(贩卖)组合而成,指屠夫和商贩,泛指从事屠宰、贩卖等底层职业的人群,常带有社会地位低微的隐含意义。例如:

二、出处与用法特点

  1. 历史语境:该词最早见于北齐刘昼《新论·妄瑕》,以“屠贩之竪”形容樊哙的出身,与“斗筲之吏”形成对比,突显卑微身份。
  2. 贬义倾向:多用于指代底层劳动者或地位不高者,如唐代文献提到官员选拔不当“出屠贩”,清代诗词以此表达隐逸或自嘲。
  3. 现代使用:当代语境中较少见,主要出现在古籍解读或文学创作中。

三、补充信息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原文,可参考《新论·妄瑕》《新唐书》等古籍,或查阅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暗饰白榻暴食碑本筚门闺窬避浅长沙痴妬持己待除单位倒衣點次颠詈雕讹反掩丰矩弗康嘎啦高居深拱公司解散诡变多端过电影裹脚黄白之资讙聚汇总嘉谟见貌辨色焦脆鸡睨矜忌金爪绢光军倅开放老调子凉荫怜闵鳞辏论覈马你子酿蜜奴颜婢睐批号芡粉敲拍衾裯枷锁杞梓连抱日省月课丧魂失魄事假石林手痒死忌食祭亡国之音相差无几谢康乐体谢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