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黄髮台背 ”。
“黄发骀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uáng fā dài bèi(部分文献中“骀”也作“鲐”或“台”,读音为tái)。以下是详细解释:
古典文献
源自《诗经·鲁颂·閟宫》中的“黄发台背”,其中“台”通“鲐”。南朝宋宗炳《明佛论》最早出现“黄发鲐背”的用法,后演变出“黄发骀背”等异写形式。
用法扩展
唐代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曾用此词描述百官与年长者的朝拜场景,如“藩侯邦伯,黄发骀背,不谋而进”。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不同变体,可参考汉典、百度百科等来源。
《黄发骀背》是一个汉语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年老色衰,头发变黄,背部驼曲的状态。
《黄发骀背》由“黄”、“发”、“骀”和“背”四个字组成。
1. “黄”字的部首是“黄”,它是由5画组成。
2. “发”字的部首是“髟”,它是由10画组成。
3. “骀”字的部首是“马”,它是由12画组成。
4. “背”字的部首是“月”,它是由9画组成。
《黄发骀背》这个词的来源比较难以考证,然而它很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老态龙钟的形象。
《黄发骀背》的繁体字为《黃髮駘背》。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差异。然而,关于《黄发骀背》的古代汉字写法目前没有明确的资料。
1. 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头发变黄发直,背部也开始变得骀背。
2. 身为一名文人,他尽管已经年迈,但依然不愿意让自己变成一个黄发骀背的老者。
1. 黄发白眉:指头发变黄、眉毛却变白的老人。
2. 凯旋而归:指胜利地返回,取得胜利。
3. 身强体壮:形容个体身体健壮、强壮。
4. 容貌姣美:形容外表漂亮、好看。
1. 老态龙钟:指年迈变老的状态。
2. 高大挺拔:形容个体身材高大、挺拔。
3. 头发稀少:指头发少。
4. 背驼腰细:形容背部弯曲驼背、腰部细。
1. 乌发挺胸:形容头发黑亮、背部挺拔。
2. 身弱体弱:形容个体身体柔弱、虚弱。
3. 容颜憔悴:指面容憔悴、无精打采。
4. 身轻体健:形容个体身体轻盈、健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