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商订的意思、商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商订的解释

商讨订正。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三:“每相别輒以所著相寄,且相商订为益。” 清 顾炎武 《与人札》:“欲走斋中一晤,不知可得片刻之暇商订风雅否?”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序》:“ 无锡 薛叔耘 颇与商订此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商订"是一个汉语动词,其核心含义指通过共同商议、讨论来拟定或确定(条约、合同、章程、计划等)。它强调的是一个需要双方或多方参与、交换意见、达成共识的过程。

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详细解释:

  1. 字义分解与合成:

    • 商: 本义指计算、估量,引申为交换意见、讨论、商量。《说文解字》释“商”为“从外知内也”,有由外向内探究、商讨之意。
    • 订: 本义指评议、评定,引申为约定、制定、改正(文字)。《说文解字》释“订”为“平议也”,即评议使平正、确定。
    • 合成义: “商订”结合了“商”的商讨、商议之意和“订”的约定、制定之意,整体表示通过商议来约定或制定。
  2. 核心释义:

    • 共同商议以确定: 指双方或多方就某个事项(通常是书面形式的、具有约束力或指导性的文件或条款)进行讨论、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予以确定。
    • 过程性: 强调“商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含了沟通、讨论、修改、妥协直至最终敲定。
    • 对象: 其宾语通常是需要共同确认的、较为正式的书面内容,如:合同、协议、条约、章程、条例、计划、方案、细则等。
  3. 与近义词的辨析:

    • 商定: 与“商订”意思非常接近,常可互换。细微差别在于“商定”更侧重于“定”,即商议后决定、拍板的结果;而“商订”更侧重于“订”,即商议后拟定、制定(成文)的过程和结果,有时更强调形成文本的动作。
    • 拟定: 指初步起草、制定(草案),不强调多方商议的过程,可以由单方完成。
    • 修订: 指对已有的文本进行修改订正,其过程可能包含商议(如“共同修订”),也可能不包含。
    • 协商: 指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是“商订”过程的核心环节,但“协商”本身不必然包含最终“订”(形成确定文本)的结果。
  4. 典型用法与例句:

    • 双方代表正在商订合作细节。 (强调就细节进行讨论并形成书面约定)
    • 委员会负责商订本次会议的章程草案。 (强调通过讨论制定出章程文本)
    • 经过多轮谈判,两国终于商订了边界条约。 (强调通过商议最终确定了条约内容)

权威性参考来源:

“商订”指通过双方或多方共同商议、讨论,最终拟定或确定(通常指书面形式的协议、章程、计划等)。它突出了商议的过程性和最终达成一致并形成确定文本的结果。在正式文书、合同、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商订”是一个关键步骤。

网络扩展解释

“商订”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āng dìng,其核心含义是“商讨订正”,指通过讨论、协商对内容进行修改或完善。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2. 与“商定”的区别


3. 历史出处与用法


4. 例句参考


总结来说,“商订”强调通过协商对内容进行修正,具有书面性和正式性,需结合具体语境与“商定”区分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八宝车报本悲恐趵趵裁造院常道饬躬侈物电船断截耳言肥鱼大肉风平波息缟武耕夫狗尿苔寒房黑门花緑头黄钟瓦釜黄缁僵桃代李燋熬焦尾枯桐即叙狙犷抅绳康哉可罕扣子魁领困阻老谋深算两庑豚猎主梅花石万俟怒颊女沙弥迫强乾巴利脆齐轨橪枣日积月纍沙门岛闪槌山酌书圃讼系榻本庭玉文谱武露挦补翔骞仙韶笑耍头回下去下秩下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