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笔削褒贬的意思、笔削褒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笔削褒贬的解释

笔:记载;削:删改。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论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笔削褒贬”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与古代书写方式及历史评价密切相关,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笔”指记载,“削”指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书写时,若需修改错误,便用刀削去原字。原指孔子编修《春秋》时,通过文字隐晦地评价人物与事件的好坏,形成“微言大义”的风格。后世引申为通过文字进行褒扬或贬斥的写作手法。

二、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出自清代学者皮锡瑞的《经学历史·经学开辟时代》:“《春秋》自孔子加笔削褒贬,为后世立法,而后《春秋》不仅为记事之书。”。此句强调孔子通过删改文字赋予《春秋》道德评判的功能,使其从普通史书升华为蕴含价值判断的经典。

三、引申含义

在现代语境中,该成语可泛指通过文字表达对人或事的评价,既可用于严肃的历史写作,也适用于文学创作、新闻评论等领域,强调作者通过措辞传递主观态度。

四、用法与结构

若需进一步了解该成语的组词示例或近义词,可参考相关词典工具。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标题:「笔削褒贬」的意思、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汉字写法、例句

「笔削褒贬」是一个成语,意为用笔削去褒扬和贬低。该成语由三个字组成,其中「笔」是指书写的工具,「削」指削减,「褒贬」则表示褒扬和贬低。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在评价或描述某事物时,刻意去避免过度褒扬或贬低。

「笔削褒贬」的部首是「竹」和「刂」。其中「竹」是指竹子,表示与竹子相关的事物;「刂」则表示刀子,表示与刀有关的事物。这两个部首分别代表了「笔」和「削」。

关于「笔削褒贬」一词的来源,目前尚无具体可考之处。由于其是一个成语,因此其来源可能与古代文化、文学作品或历史事件相关。

在繁体字中,「笔削褒贬」的写法保持一致,没有变化。

在古时汉字写法中,「笔削褒贬」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然而,由于缺乏确切的文献记载,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古代写法。

以下是一个例句:「在这篇文章中,我尽量避免过度夸大或玷污事物,以确保对其进行公正的『笔削褒贬』」。

与「笔削褒贬」相关的组词可能包括「笔锋削利」、「褒贬不一」等。

与「笔削褒贬」的近义词是「中庸之评」、「正面评价」等,表示对事物进行公正且适度的评价。

与「笔削褒贬」的反义词是「言过其实」、「歪曲事实」等,表示在评价或描述事物时,偏离了客观事实。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