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芒惚的意思、芒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芒惚的解释

见“ 芒芴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芒惚”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字源释义 “芒”本义指谷类植物种子壳上的细刺,《说文解字》训为“草耑(端)”,后引申为光芒、模糊不清等义。《庄子·至乐》有“芒乎芴乎”句,成玄英疏:“芒惚,犹恍惚也。”“惚”通“忽”,《广雅·释诂》释作“疾也”,又含隐约难辨之意,如《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二、文献用例 该词主要见于道家典籍,形容混沌未分的状态:

  1. 《淮南子·原道训》:“上游于霄雿之野,下出于无垠之门,刘览偏照,复守以全,应物无方,芒然仿佯于尘垢之外。”(据中华书局《淮南子集释》)
  2. 宋代林希逸《庄子口义》释“芒芴”云:“即恍惚,谓有象而不可执也。”此说可为理解“芒惚”提供参照(见《四库全书》本)。

三、现代释义 综合古代训诂,现代可释义为:形容事物模糊不清、难以捉摸的状态,多用于哲学语境,指宇宙本体或道的混沌初始状态。该词在《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2876页有收录,归入“恍惚”词条异形词范畴。

网络扩展解释

“芒惚”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与用法主要在古籍和文学语境中出现。根据搜索结果综合分析:

  1. 核心释义
    “芒惚”同“芒芴”“茫惚”,意为形容事物不可辨认、不可捉摸的状态,与“恍惚”意义相近。它常用于表达一种混沌、模糊或玄妙的意境,多见于哲学讨论或文学描写中。

  2. 古籍溯源

    • 《庄子·至乐》提到“杂乎芒芴之间”,指万物从无形到有形的过渡状态,体现道家对宇宙本源的抽象思考。
    • 唐代韩愈《驽骥》中“茫惚使人愁”,宋代秦观《变化论》中“芒忽之间”等用法,均借其形容难以言说的朦胧感。
  3. 现代用法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作为古语引用或学术研究中的术语,常见于解析古典哲学、诗词的语境中。

补充说明:部分网页提到“芒”指草本植物(如芒草),但此义项与“芒惚”的整体词义关联较弱,更多是单字分解的误读。需注意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抽象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安辔獖羊谌挚充益酬谘除抹春牓春中奠居鬄发底肥嫡统法自君出富宠改过迁善高功冠盖相望还生烜赫贱年家缘过活九华拒物考验喀秋莎狂狷宽容逵宫溃畔良猷罗计罗弋毛细管萌茁冥通漆车弃蔑戚然羣子三十六师范学校枢户书粮素节俗学踏竿套耕恬和填赔亡节僞满伪善诿误闻健陷队先发祥流险远薢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