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雄性野鸭。头和颈部为绿色,故名。 宋 曾慥 《类说·语林》:“ 李远 为 杭州 刺史,嗜啖緑头鸭。贵客经过,无他馈餉,相厚者乃緑头鸭一对而已。” 唐 温庭筠 《常林欢歌》:“ 宜城 酒熟花覆桥,沙晴緑鸭鸣咬咬。”
(2). 唐 教坊曲名。又词牌名。亦称《多丽》、《鸭头绿》。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三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宋 苏轼 《岐亭》诗之三:“家有红颊儿,能唱《緑头鸭》。” 清 孙枝蔚 《重访李太虚宗伯于南昌》诗:“解唱《緑头鸭》,曾看红颊儿。”
“緑头鸭”一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1. 成语比喻(常用义)
指外表美丽但内在空虚或品德不佳的人或事物。源自雄性绿头鸭羽毛鲜艳(头部呈金属光泽绿色),但叫声刺耳的特性,形成外表与内在的鲜明对比。常用于批评虚有其表的现象。
2. 词牌名称
唐代教坊曲名,后发展为词牌,亦称《多丽》《鸭头绿》。其格式为双调139字,前段13句六平韵,后段11句五平韵。苏轼诗中曾提及此曲目,反映其文化影响。
3. 动物学定义
绿头鸭(学名:Anas platyrhynchos)是常见大型野鸭,雄性头颈部呈亮绿色(雌性为棕褐色斑纹),为现代家鸭的主要祖先之一。栖息于湖泊、沼泽等水域,杂食性,兼具观赏与经济价值。
辨析提示:日常使用中多采用比喻义,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可能涉及词牌含义,而生物学场景则指向实际物种。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
《緑头鸭》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一种鸟类,它的头部羽毛呈现出绿色。
緑头鸭的部首是 "羽",它包含了14个笔画。
《緑头鸭》一词源自于古代的汉字发展。在古代,人们为了表达事物的形象和象征,创造了许多象形文字,其中包括"緑"和"头"这两个字。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指代了这种鸟类。
緑头鸭的繁体字为 "綠頭鴨"。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緑头鸭的字形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具体的字形可以参考古代的文献和字书。
1. 我在湖边看到了一只漂亮的緑头鸭。
2. 緑头鸭是我最喜欢的鸟类之一。
緑头鸭可以作为一个字词来使用,通常不与其他字词组合。
近义词:绿头鸭
反义词:红头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