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铁路的意思、成渝铁路的详细解释
成渝铁路的解释
从四川成都到重庆,长504千米。对四川盆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1952年建成,已电气化。
词语分解
- 成的解释 成 é 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变为:长成。变成。
- 铁路的解释 行驶通道或轨道的一种,由钢轨构成,早先是由木制,但现在通常为钢制,通常由钢轨首尾相接铺成两条线,构成供车辆行驶的永久性道路;按这样形式铺设两条或多条轨道的路详细解释亦作“銕路”。有钢轨的供火车行驶的
网络扩展解释
成渝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干线,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信息
- 线路起止:连接四川省成都市与重庆市,全长约505公里。
- 建设时间:1950年6月开工,1952年7月1日建成通车,是新中国成立后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 技术特征:1987年完成电气化改造,运输能力大幅提升。
二、历史背景
- 早期规划:始于1903年清政府提出的川汉铁路西段计划,历经清末、民国多次尝试未果。
-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西南局在财政困难、技术薄弱条件下,仅用2年完成建设,结束了西南无铁路的历史。
三、经济与社会意义
- 打破交通闭塞:改变了四川盆地“蜀道难”的局面,促进物资流通和人员往来。
- 区域发展:推动沿线城市(如资阳、内江等)工业化进程,成为西南经济复苏的“大动脉”。
- 历史地位:象征新中国自力更生的精神,被誉为“建设史上第一个奇迹”。
四、现状与转型
- 客运功能减弱:随着2015年成渝高铁开通,老铁路客运量下降,逐步转向货运为主。
- 持续贡献:仍承担大宗货物运输,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并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被铭记。
五、延伸信息
- 线路走向:途经简阳、资中、内江、永川等市县,沿长江北岸抵达重庆。
- 技术挑战:建设时克服地形复杂、设备简陋等困难,全线未使用外国材料。
如需了解更完整的历史细节或技术参数,可参考权威来源如(搜狗百科)或(七一网)。
网络扩展解释二
成渝铁路
"成渝铁路"是指连接中国的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的铁路线路。该铁路是中国西部重要的高速铁路之一,总长度约为505公里。
拆分部首和笔画
"成"字是由「一」和「戈」两个部首组成,共有8个笔画;"渝"字是由「水」和「余」两个部首组成,共有12个笔画;"铁"字是由「金」和「钅」两个部首组成,共有10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字
"成渝铁路"的来源是由连接的城市名称"成都"和"重庆"组合而成。繁体字中的"成"字是「成」,"渝"字是「渝」,"铁"字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成"字的写法与现在相同,而"渝"字的写法与现在稍有不同,形似「邑」,顶部有两个小点。
例句
1. 我们计划乘坐成渝铁路去重庆旅行。
2. 成渝铁路的开通将促进两个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3. 成渝铁路的建设使得成都和重庆之间的旅行更加便捷。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成都、重庆、铁路、高速铁路、西部、连接、旅行、计划、建设、交流、发展、便捷。
近义词:成渝线路、成渝高铁。
反义词:无。
别人正在浏览...
鼻准不俗哺糟啜漓苍筤蟾蜍承序陈墨香赤诚相待吃大锅饭虫邪初霜大限得用定甆法皇访宿风览脯酱斧脑浮性感兴龟主郭索汉家恒星光谱型火阵减免矫猛借据浄院金苔窘隘竣役骏作沮气举觞勘正渴乏连家店埒略鳞僮力人麻稭男傧相蟠夔配乐偏隘全美三十哥商展少皞哨哨史乘顺阳说情送战素人翁长乌拉圭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