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履薄的意思、履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履薄的解释

行走于薄冰上。喻身处险境,戒慎恐惧之至。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履薄非兢,临深罔战。” 元 揭傒斯 《题清江黄氏池亭》诗:“惴惴若有畏,凭凭知弗任。既抱执盈念,仍怀履薄心。” 任鸿隽 《岁暮杂咏》:“谁能学懦夫,履薄徒兢兢。”参见参见“履薄临深”、“履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履薄”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源与基础释义

“履薄”源于《诗经·小雅·小旻》中“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原指“行走于薄冰之上”。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其定义为“比喻处于危险境地,需极度谨慎行事的状态”(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二、语义扩展

该词在发展中衍生出两层含义:

  1. 客观情境:描述实际存在的危险环境,例如“履薄之地不可久留”(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2. 主观心态:强调行事者的审慎态度,如《后汉书·皇后纪》注引“履薄之戒”特指自我警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中华书局)。

三、语法特征

作为动词性结构,常见用法包括:

四、历时演变

据《汉字形义演释字典》考证,该词先秦时期侧重客观环境描述,汉魏后逐步向主观心理认知转化,形成现代汉语中主客观融合的语义特征(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五、文化关联

此词与“临深履薄”“冰渊之惧”等成语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中“居安思危”的哲学体系,被历代典籍高频引用,如《资治通鉴》载唐太宗“履薄之心,岂可暂忘”(来源:《中华成语大辞典》,复旦大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履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1.字面含义与比喻意义

2.出处与文学引用

3.用法与例句

4.近义词与关联表达

5.文化内涵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及查字典的详细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安顺邦禁悲怃禅扃钞击祠廪淡冶大杀慸葪地镜短计敦煌变文帆腹飞脚焚除拊辑姑爷爷榖纸皓曜黄海谎说花墙灰烬回首交牀悸慴究理刊革溘毙客嘲口蹄疫款表枯偃老练怜爱龙凤舸马鞅没探鸣钲葩蘤丕革瓶颈攓性情郎犬夷榷敛认帐少选申达试守孝子殊方绝域庶府说空死绥松劲悚庆吞纵瓦解冰消五时斜行横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