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黍秆。
“黍穰”是汉语词汇,指黍子(一种谷物)的秸秆,即黍脱粒后的茎秆部分。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穰”的其他引申含义,可参考古代农书或训诂学文献。
《黍穰》是一个代表丰收喜庆的词语,意为丰收的庄稼。黍是一种古代的粮食作物,穰意义则是作物颗粒丰满,收获丰盛。
《黍穰》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是:
黍:黑,禾
穰:禾,穴,禾
《黍穰》这个词语出自《诗经·国风·秋风》中的一句诗,“黍稷稻粱,菽藿麦黍,稷稻菽麦”。这句诗描绘了丰收的农田景象。
《黍穰》的繁体字是「黍穰」。
在古代,黍穰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黍的古字形为「禾+居」,穰的古字形为「禾+火」。
1. 丰收的秋天,田野里金黄的黍穰灿烂喜庆。
2. 农民们辛勤劳作,换来了丰收的黍穰。
3. 这片土地诞生了黍穰的丰收,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1. 黍稻:黍与稻的合称,指各种粮食作物。
2. 穰区:指丰收的农田地带。
3. 麦黍:指麦和黍两种作物。
1. 丰收:指收成丰富,庄稼成熟。
2. 丰盛:指数量多,充足丰满。
3. 丰硕:指成果或产物丰满富饶。
1. 荒凉:指土地荒芜,庄稼收成不好。
2. 贫瘠:指土地贫乏,庄稼长势不好。
3. 歉收:指收成不如预期或不丰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