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纲辖的意思、纲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纲辖的解释

朝廷中枢总要之职。 唐 宋 多指尚书省执政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卿达识周材,义方敬直,故輟纲辖之重,以处方面之权。” 宋 苏辙 《苏颂免尚书左丞不许不允批答》:“擢寘纲辖之地,以为先后之寄。”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父执之礼》:“ 崇寧 间, 陆佃 农师 在政府日,有大卿 岑象先 嵓起 ,於 农师 为父执。一日来访,延之堂奥,具冠裳拜之。既而 岑 作手简来谢云:‘……然大将军有揖客,古人以为美谈,今文昌纲辖(指 陆佃 )有受拜客,顾不美於前人乎?’”文昌,尚书省的别称。 陆佃 任尚书右丞, 宋 代为执政官之一,故称。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纲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及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朝廷中枢总要之职,尤其在唐宋时期多指尚书省的执政官员。例如唐代刘肃《大唐新语》提到“辍纲辖之重”,宋代苏辙的奏折中也用“纲辖之地”代指尚书省要职。

二、词源与背景

  1. 历史沿革: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唐代,作为尚书省(中央行政核心机构)的别称,宋代延续这一用法。例如陆佃任宋代尚书右丞时被称为“纲辖”。
  2. 构词解析:
    “纲”指纲领、总则,“辖”为管辖,合称强调对中枢政务的统筹管理。

三、扩展说明

部分词典(如)提到其广义可引申为“对国家或组织的规范管理”,但这一用法在历史文献中较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四、示例引用

建议结合《大唐新语》《宋史》等文献进一步了解实际使用场景。

网络扩展解释二

纲辖(gāng xiá)是一个汉字词语,字义为主要事项或事务的统筹、管理和指导。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纲辖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纲辖的拆分部首为纟和辶,其中纟部表示与纤细相关的事物,辶部表示与行走相关的事物。纲辖共有12个笔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追溯至古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一章。纲辖曾用于形容人的才能屈就,现已演变为指导、管理事务的意思。 纲辖的繁体字为綱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纲辖的字形较为复杂,具有许多额外的线条和笔画。 以下是关于纲辖的例句: 1. 他负责纲辖这个项目的整体规划。 2. 这个组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来纲辖各项工作。 与纲辖相关的组词有纲纪、纲要、辖区等。 纲辖的近义词包括统领、筹划、管理等。 纲辖的反义词有任性、放任、放纵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