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纲辖的意思、纲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纲辖的解释

朝廷中枢总要之职。 唐 宋 多指尚书省执政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卿达识周材,义方敬直,故輟纲辖之重,以处方面之权。” 宋 苏辙 《苏颂免尚书左丞不许不允批答》:“擢寘纲辖之地,以为先后之寄。”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父执之礼》:“ 崇寧 间, 陆佃 农师 在政府日,有大卿 岑象先 嵓起 ,於 农师 为父执。一日来访,延之堂奥,具冠裳拜之。既而 岑 作手简来谢云:‘……然大将军有揖客,古人以为美谈,今文昌纲辖(指 陆佃 )有受拜客,顾不美於前人乎?’”文昌,尚书省的别称。 陆佃 任尚书右丞, 宋 代为执政官之一,故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纲辖"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义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与文献应用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纲"原指渔网的总绳,引申为事物的关键部分或总体原则,《说文解字》释为「纲,维紘绳也」;"辖"本义为车轴端键,后衍生出管辖、统摄之义,《广雅》注「辖,键也」。二字合称指代国家政务的核心管理体系,特指对重要事务的统筹监管。

二、历史语义演变

  1. 唐代制度:作为尚书省左右丞的别称,《旧唐书·职官志》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纲辖省事」,体现其在中央机构中的枢纽地位。
  2. 宋代扩展:词义扩展至对重要官职的泛称,《宋会要辑稿》提及「纲辖之任,当谨铨选」,强调其选拔官员的监察职能。

三、文献应用特征

该词多出现于典章制度类文献,如《通典》称「纲辖整肃,百僚承式」,突显其在官僚体系中的规范作用。现代汉语中,该词已逐渐被「管辖」「统筹」等新词替代,但仍见于历史研究领域。

主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纲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及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朝廷中枢总要之职,尤其在唐宋时期多指尚书省的执政官员。例如唐代刘肃《大唐新语》提到“辍纲辖之重”,宋代苏辙的奏折中也用“纲辖之地”代指尚书省要职。

二、词源与背景

  1. 历史沿革: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唐代,作为尚书省(中央行政核心机构)的别称,宋代延续这一用法。例如陆佃任宋代尚书右丞时被称为“纲辖”。
  2. 构词解析:
    “纲”指纲领、总则,“辖”为管辖,合称强调对中枢政务的统筹管理。

三、扩展说明

部分词典(如)提到其广义可引申为“对国家或组织的规范管理”,但这一用法在历史文献中较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四、示例引用

建议结合《大唐新语》《宋史》等文献进一步了解实际使用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扳机剥肤椎髓背本趋末标新竖异步入缠达巉削赤烈辍耕出膺疵谬慈孝雌哑粗人丹素瞪眼得幸嘀嘀咕咕地里鬼动植发髲风雨飘飖浮文巧语管线蒿荒鹤头和退灰鼠艰苦胶鬲之困胶胶寄鞮揭鸡肆赦空荡荡口脗棱层练帛列车领航员螺钉木表木杠酿乱披毛求瑕颇回亲家爹山宗失严斯干竦诮同纽同寅协恭推荡推襟頽缺文轩无捻指嚣呶小条鞭谢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