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络驿不絶"。2.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亦作“络驛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后汉书·东海恭王刘彊传》:“皇太后、陛下哀怜臣 彊 ,感动发中,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驛不絶。”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八:“皇亲两府诸司,缘道设祭,自右掖门至 奉先院 ,络绎不絶。”《红楼梦》第五三回:“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闐,爆竹起火,络绎不絶。”
“络绎不絶”是“络绎不绝”的异体写法,正确简体形式为“络绎不绝”,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成语适用于描述动态的连续性场景,既可用于书面语,也常见于口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静态描述。
《络绎不絶》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连续不断、接踵而来的情况。它的意思是指人们或事物的前后接续,像红绳一样连绵不断。
拆分部首和笔画:络(糸)+ 繞(糸)+ 又(又)。
来源:《论语·学而》:“鲁人绩其好与,失其恶与?人皆喜爱,而不知其所以然然。如用球簧而不系之有谁能涉焉?”这句话中的“如用球簧而不系之有谁能涉焉?”就是成语《络绎不绝》的来源。
繁体:絡繹不絕
古时候汉字写法:欒絡不絕
例句:进入新年,人们络绎不绝地前往购物中心购买节日礼物。
组词:络绎、络绎不绝、络绎不舍、络绎不断、络绎不已
近义词:络绎不绝的、源源不断的、不断流动的
反义词:中断、终止、停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