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虎门销烟的意思、虎门销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虎门销烟的解释

1839年3月,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4-5月,共收缴鸦片237万余斤。6月3日至25日,由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销烟行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禁烟运动,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事件背景

19世纪中叶,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导致白银外流、民众健康恶化、军队战斗力下降。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林则徐采取强硬措施,包括包围英国商馆、切断物资供应等,迫使鸦片商人交出毒品。

二、销烟过程

  1. 时间地点: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广东东莞虎门海滩持续23天。
  2. 销毁规模:共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达2,376,254斤(约1,188吨)。
  3. 科学方法:采用盐卤浸泡+生石灰水解的化学分解法,而非传统焚烧,避免残留毒物被二次利用。具体反应公式为: $$ text{CaO} + text{H}_2text{O} rightarrow text{Ca(OH)}_2 + text{热} $$ 鸦片在碱性高温环境中彻底分解。

三、历史意义

四、人物评价

林则徐以"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的誓言,成为民族英雄典范。他拒绝贿赂、注重调查的科学态度,被后世誉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注:更多细节可参考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史料(来源、2、4、5、9、11)。

网络扩展解释二

《虎门销烟》的意思

《虎门销烟》是指在广东省珠江口附近的虎门水域中,针对英国的洋火船烟草走私行为进行的镇压行动。该词传达了中国人民对外来势力的抵抗和反抗。

拆分部首和笔画

《虎门销烟》的拆字部首主要有三个:虍,门,火。笔画分别为4、6、4。

来源

《虎门销烟》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1841年的鸦片战争。当时,英国为了推广自己的洋火船烟草,大肆走私到中国,并通过违禁贸易获取利益。************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打击行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虎门销烟。这次行动是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的抵抗和反抗。

繁体

《虎門銷煙》是繁体字的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虎门销烟》的汉字写法和现代基本一致。

例句

1.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的抗英斗争的重要一战。

2. 《虎门销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悲壮史诗。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虎门、销烟、抗争。

近义词:虎门清关。

反义词:洋人进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