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抬亭”。即抬阁。《解放日报》1945.2.18:“‘车亭’、‘抬亭’和‘揹亭’,过去是扮旧的故事,现在要演新的故事。”参见“ 抬阁 ”。
“擡亭”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需结合不同来源综合解释:
基本释义
根据多个来源(、、、、、),“擡亭”同“抬亭”,即“抬阁”,指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表演时,多人抬着装饰华丽的亭台,亭内有人扮演故事角色,常用于节庆或游行活动。例如《解放日报》1945年记载:“‘车亭’‘擡亭’过去扮旧故事,现改演新故事。”
词源与用法
相关延伸
建议以“抬阁”的表演形式作为“擡亭”的核心释义,其他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解放日报》1945年相关记载或地方民俗研究资料。
《擡亭》是一个古汉语词语,意为“抬起亭子”或“搬运亭子”。在古代,亭子是供人休息、观赏的建筑物,有时也用于庙宇或墓地中作为供奉神灵或安葬亡者的场所。擡亭则指的是将亭子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擡亭》的部首是手部,即“提”的手部偏旁。它有17个笔画,其中“擡”部分有13个笔画,“亭”部分有4个笔画。
《擡亭》一词的来源还没有确切的注释。根据字形和结构分析,推测可能是因为移动亭子的行为需要多人合作,所以对于这一行为的描述用“擡”这个动词来代表。由于亭子常常是较重、较大的建筑物,所以需要多人共同搬运,这可能是“亭”字加在“擡”字后面的原因。
繁体的《擡亭》是「抬亭」。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有所不同。根据古代字书的记载,古时写作“抬亭”或“擡亭”的写法是较为常见的。不同时期和地方的书法家可能会稍有变化,但总体上以上两种写法较为常见。
1. 众人用绳索擡亭,小心翼翼地移动到新的位置。
2. 同乡会决定擡亭到公园供人休闲。
1. 抬举:提拔、提升、重视
2. 亭台:亭子、台子、凉亭
3. 抬头:抬举、仰视、挺起
1. 搬运:搬动、搬迁、运送
2. 运亨:移动、搬迁、顺利
1. 放下:放下亭子、放下重担、置之一旁
2. 固定:固定在原地、不动、固定不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