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綸音的意思、綸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綸音的解釋

猶綸言。帝王的诏令。 唐 劉禹錫 《謝賜冬衣表》:“三軍挾纊,俯聽綸音,九月授衣,載馳天使。” 宋 李綱 《恭聞诏書褒悼陳少陽》詩之一:“哀痛綸音灑帝章,賜金贈秩事非常。” 明 沉受先 《三元記·格天》:“蒙勑命,聽綸音,端象簡,正雲冠。” 郭沫若 《創造十年續篇》六:“崇拜他的人自然是如聽綸音,但不崇拜他的在背後也就有些煩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綸音”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核心釋義(帝王诏令)

  1. 基本定義
    “綸音”指帝王的诏書或旨意,是古代對皇帝言論的尊稱。該詞源自《幼學瓊林·朝廷》:“皇帝之言,謂之綸音;皇後之命,乃稱懿旨。”

  2. 曆史用例

    • 唐代劉禹錫《謝賜冬衣表》中提及“俯聽綸音”,指聆聽皇帝诏令。
    • 宋代李綱的詩句“哀痛綸音灑帝章”也以“綸音”代指帝王旨意。

二、延伸釋義(其他語境)

  1. 音樂與聲音的比喻
    部分文獻(如)提到“綸音”可形容琴聲悠揚和諧,或比喻悅耳的聲音。此用法可能與“綸”字本義(絲線,如琴弦)相關,但屬于引申義,使用較少。

  2. 佛教相關釋義
    提到“綸音佛語”一詞,将“綸音”解釋為琵琶絲弦上的佛法真理,或佛教哲理語言。此義項多見于特定宗教或文學語境。


三、字形與讀音


“綸音”以“帝王诏令”為核心含義,常見于曆史文獻;其他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幼學瓊林》及唐宋詩文(如、3)。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綸音

綸音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第一個字是“綸”,第二個字是“音”。

拆分部首和筆畫

“綸”的拆分部首是“纟”,共有7畫;“音”的拆分部首是“立”,共有9畫。

來源

“綸音”一詞源自于古代文獻《尚書·頌》中的描述,用來形容美妙的音樂聲。

繁體

在繁體字中,詞語“綸音”可以寫作“綸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綸音”一詞中的字形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具體的古時候漢字寫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考證。

例句

1. 那場音樂會上奏出的綸音,讓人如癡如醉。

2. 這首曲子的綸音,讓人充滿了陽光和希望。

組詞

綸音沒有常見的組詞用法。

近義詞

綸音的近義詞可以包括悅耳、動聽、悠揚等。

反義詞

綸音的反義詞可以包括刺耳、難聽、嘈雜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