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副浄的意思、副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副浄的解释

(1). 宋 杂剧、 金 院本的主要脚色。由参军戏中的参军演变而来。任务是在剧中做滑稽表演。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杂剧中……副浄色发乔,副末色打浑,又或添一人装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院本名目》:“院本则五人。一曰副浄,古谓之参军。”

(2). 元 杂剧和 清 传奇中居次要地位的净脚。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孛老同副浄 张驴儿 衝上。”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副浄扮家僮忙上。”

(3).俗称“二面”、“二花脸”、“架子花脸”。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大都表演净脚中性格粗豪爽直的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副浄(副净)是中国传统戏曲行当术语,属于“净”角的分支,主要承担插科打诨或反面角色的表演职能。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副净指“宋杂剧、金院本中作滑稽表演的角色”,后发展为元杂剧和南戏中的固定行当。其艺术特征包含三方面:

  1. 扮相与动作

    副净多勾画白、黑、红三色脸谱,通过夸张的面部造型与程式化身段塑造人物,如《太和正音谱》记载的“副净色发乔”表演范式。

  2. 语言风格

    念白常采用方言俚语制造喜剧效果,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在《曲律》中强调副净需“以俗为美”,凸显市井气息。

  3. 历史演变

    宋元时期副净与副末搭档形成“二小戏”结构,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其分化出“架子花脸”“武二花”等子行当。现代京剧中的“铜锤花脸”即由此发展而来。

网络扩展解释

“副浄”是一个传统戏曲术语,主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戏曲表演中作为角色行当出现,具体含义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宋杂剧与金院本的主要角色
    在宋杂剧和金院本中,“副浄”是核心角色之一,由唐代参军戏中的“参军”演变而来,主要负责滑稽表演。其表演风格以夸张逗笑为主,与“副末”搭档形成互动。例如《都城纪胜》记载:“副浄色发乔(装傻),副末色打诨(接梗)。”

  2. 元杂剧与清传奇中的次要净角
    元代以后,“副浄”逐渐演变为次要的净角(花脸),地位低于主净。例如元杂剧《窦娥冤》中,张驴儿的父亲即以“副浄”身份登场。

  3. 传统戏曲行当中的别称
    在戏曲行当分类中,“副浄”也被称为“二面”“二花脸”或“架子花脸”,多扮演性格粗豪、直爽的配角,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类角色。

需注意,“副浄”并非现代常用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戏曲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辍耕录》《都城纪胜》等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基米德原理保衡避军三舍膊鱼不耐侧重馋涎欲滴炒米赤胆忠心赤贫如洗冲古虫蚀字冲陷楮翰寸柄粗拙盗法狄梁公蕃蔽犯围丰容靓饰风油精共理官监惯熟贵长和羹闳宇崇楼虎棍魂常健饭锦队矜劳金铁课笃连继临时动议明罚谬工墓葬鹏噣绮刻毬仗人镜蛇迹神魂沈阳市虱虮水尽鹅飞鼠鲇属相琐闼踏伏通纸闻见无相干陷怼相副响和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