録记的意思、録记的详细解释
録记的解释
记录。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亦经御览,亲笔録记。”
词语分解
- 録的解释 録 ù 见“录”。 笔画数:; 部首:釒; 笔顺编号:
- 记的解释 记 (記) ì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记忆。记取。记性。博闻强记。 把事物写下来:记录。记功。记者。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记。日记。大事记。 符号,标识(?):印记。标记。记号。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
专业解析
“録记”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録”和“记”两个单字复合而成,其核心含义与现代汉语的“记录”、“记载”相近。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
字义解析与核心含义:
- 録 (lù): 本义指用金属工具刻写,后引申为抄写、誊写、记载、登录、收录等义。《说文解字》释为:“金色也”,段玉裁注:“引申之义为凡物之采色可采者皆曰録…又凡记识之亦曰録。” 其核心在于“书写下来”或“登录在册”。
- 记 (jì): 本义指不忘,把话写下来。《说文解字》释为:“疏也”,段玉裁注:“谓分疏而识之也。” 核心含义是“不忘而书之”,即记忆并通过书写保存信息。
- 録记 (lùjì): 将“録”的“书写、登录”动作与“记”的“记录、不忘”目的相结合,强调用文字书写下来以作记载、记录的行为或结果。其核心意思就是记录、记载。
-
具体用法与语境:
- 动词: 表示记录、记载的动作。例如:“史官録记其事。”(史官记录这件事。)
- 名词: 指记录下来的文字、文书或档案。例如:“查阅前朝録记。”(查阅前朝的记录。)
-
古籍例证(体现权威性):
- 虽“録记”作为固定复合词在古代典籍中不如单字“録”或“记”那样高频出现,但其含义清晰,且在特定语境下使用。其构成符合古汉语复合词的常见方式(同义或近义并列)。考察其构成字“録”和“记”在古代文献中的大量使用,可以佐证“録记”的含义:
- 《汉书·艺文志》:“武帝时,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録。” (此处“録”指目录、记录)。
- 《史记·太史公自序》:“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记”指记载)。
- 更直接的例子可参考后世对古籍的注疏或类书中的用法,例如清代学者在整理文献时可能使用“録记”一词描述抄录记载的行为。
-
与现代词语的关系:
- “録记”与现代汉语的“记录”、“记载”含义基本相同。现代汉语中,“记录”更为常用和通用,“记载”则更侧重于将事情写在书面材料(如书籍、文章)上。“録记”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作为独立词汇使用,但其含义被“记录”、“记载”、“登录”等词继承。
“録记”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意指用文字书写下来以作记载或记录。它既可以是记录的动作(动词),也可以指记录下来的文字内容(名词)。其含义由“録”(书写、登录)和“记”(不忘、书写保存)两个语素复合而成,核心等同于现代汉语的“记录”或“记载”。该词体现了古代文献保存和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
网络扩展解释
“録记”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为“记录”,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
词义
指将重要事物或信息通过文字形式保存下来,强调记录的客观性和实用性。
-
构词解析
- “録”是“录”的异体字,意为记载、抄写;
- “记”指用文字留存信息。
两者组合后,词义更偏向书面化、正式化的记录行为。
二、详细解释与用法
-
应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对会议内容、文献资料等正式信息的记载,例如:
- 古代文人的文献整理(如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中“亲笔録记”);
- 现代工作场景中的会议记录、学习笔记等。
-
延伸意义
部分语境中隐含“牢记于心”的涵义,即通过记录实现长期记忆,例如提到的“记录后回忆使用”。
三、注意事项
- 写法差异:现代汉语常用“记录”,“録记”多见于古籍或特定方言。
- 权威参考:可查阅《鹤林玉露》《后汉书》等文献,或访问汉典网()了解详细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贬绌鹁鸽补落迦不死不生不相为谋产儿唱叫坼堠伧儜酬沮棰掠窜黜倒挂道举道谊迭荡泛秩发纵指示富康高看高玄浩仓鸿荫画法荒徼荒岁花拳灰惨交代疥虫戒火极尽警快阱室金练跻险良计髦头螟蛉之子谬沴墨斗磨驼难易陪告起课竘酱曲折沙龙饍饮神蘂形茹水崖私附苏二太平盛世图像诬逮下跪向国鸮啼鬼啸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