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精神失常。《国语·晋语二》:“今 晋侯 不量 齐 德之丰否,不度诸侯之势,释其闭修而轻於行道,失其心矣。君子失心,鲜不夭昏。” 韦昭 注:“失其心守。夭,夭折也。昏,狂荒之疾。”《世说新语·纰漏》“ 殷仲堪 父病虚悸”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 仲堪 父曾有失心病。”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范纯佑 ﹞又通兵书,学道家能出神。一日,方观坐,为妹壻 蔡交 以杖击户,神惊不归,自尔遂失心。” 元 贾仲名 《萧淑兰》第三折:“离魂魄似失心,思昏沉闷围愁浸。”
“失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在不同历史文献和现代语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详细解释:
“失心”指精神失常或心智失控的状态,常用来形容因过度焦虑、打击或疾病导致的心理失衡。
古代典籍
现代用法
现代语境中可引申为失去理智或过度执着,例如“放下得失心”指摆脱对结果的过度在意。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汉典或《国语》相关注释。
失心,指失去理智、不正常的心态或思维状态。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心(xīn)和㝵(wǎng)。
心是指人的内心、思想、感情等;㝵表示搜寻、追求。因此,失心的意思是内心不稳定、思维混乱,追求不健康或不正常的事物。
《失心》这个词来源于古汉语,最早记录于《庄子·齐物论》:“君子之失心也,范云者谓之失心矣。”在这里,失心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道德心失去了准则。
在繁体字中,失心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失心可以写作失㝵,其中㝵是搜寻的意思,强调人们追求不正常事物的行为。
以下是一些关于失心的例句:
1. 他失心地沉迷于赌博,最终导致家破人亡。
2. 这个剧中主角因为爱情问题失去理智,陷入了失心状态。
失心的组词有:失心疯、失心魔、失心疯狂等。
与失心相关的近义词有:疯狂、狂、疯癫、痴呆等。
与失心相对的反义词有:冷静、理智、稳定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