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给事郎的意思、给事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给事郎的解释

官名。 隋 改给事中为给事郎。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三省纲辖·给事》:“ 隋 初 开皇 六年,始於吏部置给事郎, 煬帝 移为门下职。 唐 武德 三年,改给事郎为给事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给事郎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中的一种职官名称,属于门下省属官体系。该官职最早可追溯至隋代,主要职责为辅助处理文书、奏章审核及行政监察事务,具有“谏议”“封驳”之权。唐代沿袭此制,将其列为正八品上阶,属中级文散官,后随朝代更迭逐渐演变,宋代以后不再常设。

从词义构成看,“给事”意为“供职、服务”,“郎”为古代对中下级官员的统称,二者结合体现其职能属性。据《通典·职官志》记载,隋文帝时设“给事郎”二十人,掌陪从朝直;唐初改为“给事中”,职权扩大至审议诏令、监察六部。其职能特点反映了古代中枢机构对文书流转与行政监督的重视。

网络扩展解释

“给事郎”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名称,其含义和历史演变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梳理如下:

  1. 基本定义与职责
    给事郎是隋代设立的文散官名,主要负责官府中的文书传递、公文处理及接待事务,属于低级官吏。其名称由“给”(交付)、“事”(事务)、“郎”(青年男子)三字构成,体现其事务性职能。

  2. 历史沿革

    • 隋代起源: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将前朝的“给事中”改名为“给事郎”,初设于吏部,后隋炀帝将其移至门下省。
    • 唐代调整: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复改回“给事中”,此后该官职名称不再沿用。
  3. 官职地位
    在隋代文散官体系中,给事郎位列“八郎”中的第五级(八郎包括朝议郎、通议郎等),属从八品上,地位较低但承担重要的行政协调职能。

  4. 职能扩展
    除基础文书工作外,部分记载显示其可能参与部分监察或谏议事务,为唐代给事中“封驳”职能的前身奠定基础。

给事郎作为隋代官职改革的产物,体现了中央行政体系细化趋势,虽存续时间较短,却是理解隋唐官制演变的重要节点。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事物纪原》等史料(见、7)。

别人正在浏览...

奥澁阿翁榜道跋躠辩赡比邱尼捕风不明补刖参提趁节椎心饮泣楚引刺痒麤犷荡寇志当事人道记点鬼火垫箱钱丁徭递献断疟根儿鼓秋海不波溢海带寒浆合同后人剑腹饴脣揃坏娇殢絜鲜紧贴计廷九品中正制局度濬源懭悢揆次泪竹离间理至潜虑起早贪黑认贼作父赛鹦哥上疏实心眼儿思悟琐琐碌碌题凡鸟危滞五大三粗吴台鲜好小试牛刀邪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