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咎恶的意思、咎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咎恶的解释

罪恶。《书·洪范》“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 孔 传:“凡民之行虽不合於中,而不罹於咎恶,皆可进用大6*法受之。”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咎恶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咎恶

“咎恶”为古汉语合成词,需拆解单字释义并结合典籍用例分析其含义。

一、单字溯源

  1. 咎(jiù)

    • 本义:《说文解字》释为“灾也”,指灾祸、过失。形声字,从人从各(“各”表违背),引申为归罪、责备。如《尚书·大禹谟》载“天降之咎”,指天降灾祸。
    • 引申义:
      • 过失:《论语·八佾》“既往不咎”,指不追究过往错误;
      • 惩罚:《左传·昭公八年》“诸侯之咎”,指诸侯所受责罚。
  2. 恶(è)

    • 本义:《说文》注“过也”,指罪过、不良行为。会意字,从心从亚(“亚”表缺陷),本指心中邪念。如《孟子·公孙丑上》“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 引申义:
      • 罪恶:《韩非子·说疑》“赏无功之人,罚不辜之民,非所谓明也”中“恶”指罪行;
      • 憎恨:《庄子·盗跖》“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隐含对恶行的厌恶。

二、合成词“咎恶”释义

“咎恶”属同义复词,强调“过失与罪恶”,多见于古籍评议人事:

三、现代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咎恶”已罕用,但单字“咎”(如“引咎辞职”)、“恶”(如“罪大恶极”)仍活跃,其合成义可理解为“兼具过失性与道德败坏性质的严重劣行”,属书面化表达。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咎”字释义(链接
  2.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恶”字分析(链接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咎恶”书证引述(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咎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ù è,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含义

指罪恶 或因恶行而招致的罪责。该词由“咎”(过失、灾祸)和“恶”(恶劣行为)组合而成,强调因恶劣行为导致的后果或应受的责罚。


出处与解释

  1. 古典文献:
    源自《尚书·洪范》:“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 孔传对此注解为:“凡民之行虽不合于中,而不罹于咎恶,皆可进用大法受之。” 这里的“咎恶”指不符合中道但未达到罪恶的行为。

  2. 字义分解:

    • 咎:本义为灾祸、过失(如“咎由自取”),引申为责备(如“既往不咎”)。
    • 恶:指恶劣、坏的行为(如“恶习”),或主观上的憎恨(如“深恶痛绝”)。

用法与语境


“咎恶”的核心含义是因恶劣行为产生的罪责或后果,既有古典文献的哲学色彩,也包含对道德过失的批判。需注意其与现代汉语中“罪恶”的细微差别,后者更侧重于行为本身的恶劣性质,而“咎恶”更强调行为与后果的关联性。

别人正在浏览...

白屋寒门报贶苍狗白衣潺潺溶溶晁董彻官黜色辏积撮把戏撮哺大家风范答救档期当权道味电容器敦本飞石風動工具桴栰勾死鬼诡竞和安黑锡候迎荒居詃惑截夺金斗鯨甲津浪近戚拉帮结伙郎吏老僧老生常谈麦气迈踪青丹清寥琼海饶借三棘六异上科赏一劝百生甲首章刷定庶兽蜀黍探险铁打铜铸团转文宗学府无穷先帝县父母相准陷井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