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晁董的意思、晁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晁董的解释

汉 代 晁错 和 董仲舒 的并称。《宋史·王十朋传》:“学者争传诵其策,以拟 晁 董 。”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文章过 晁 董 ,对丹墀已膺天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晁董是汉语中对西汉两位著名政治家晁错与董仲舒的合称,属历史人物并称类专有名词。以下从释义、人物背景及文化影响三方面分述:


一、释义与来源

“晁董”特指晁错(前200年—前154年)与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二人均为西汉重要思想家、政治家。该并称最早见于《汉书·叙传》:“抑抑仲舒,再相诸侯,身修国治,致仕县车,下帷覃思,论道属书,谠言访对,为世纯儒。……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后世以“晁董”并称,凸显其治国理念对汉代的影响。


二、人物分述

1. 晁错

2. 董仲舒


三、并称意义与文化影响

  1. 治国思想互补:

    晁错重“法治强权”,董仲舒主“德治教化”,二者共同塑造汉代“外儒内法”的统治框架。

  2. 历史评价:

    班固评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董仲舒“为世纯儒”(《汉书·叙传》),后世视二人为西汉治国思想的代表性人物。

  3. 文学化用:

    宋代刘克庄诗云“晁董未能窥著作,皋夔未必是人才”(《后村集》),以“晁董”喻指杰出谋国之士。


参考资料:

  1. 《汉书·晁错传》,中华书局点校本,在线阅读
  2. 《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点校本,在线阅读
  3. 《汉书·叙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本,汉典网引录

网络扩展解释

“晁董”是一个由历史人物姓氏组合而成的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含义

“晁董”指代汉代两位著名人物——晁错和董仲舒,比喻地位高但实际权力有限,只能处理琐碎事务的人。


二、词源与结构

  1. 晁:即晁错(前200年-前154年),西汉政治家,官至御史大夫(三公之一),主张削藩、重农抑商,因触怒诸侯被杀。
  2. 董:即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学者,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政治实践中未掌实权。
  3. 组合逻辑:两人虽名望显赫,但晁错因政治斗争被杀,董仲舒多居学术高位,故并称“晁董”,暗含“高位虚权”之意。

三、历史背景解析

  1. 晁错的矛盾:
    他身居高位(御史大夫),推行削藩政策触及诸侯利益,最终被景帝处死,体现其“权高而危”的困境。
  2. 董仲舒的局限:
    作为思想家,他虽受尊崇,但未进入权力核心,更多以学术影响政治。
  3. 共性特征:
    两人均以思想或政策闻名,却因性格(如晁错刚直刻薄)或时代局限,未能充分施展权力。

四、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晁错或董仲舒的具体事迹,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权威词条。

别人正在浏览...

边上筚辂兵戎相见蚕穑储贰出尖鹑居鷇食慈怜丹局短趁方向舵逢场风鬟丰棱偾兴归落裹见好吃懒做横行霸道环璧会客浑天体降问将引艰难骄荒结轨几何捐纳觉皇蕨萁侃侃訚訚口北苦役浪荡乾坤龙涂碌碌无为禄图冥诞黏沫迫责黔驴技尽入时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山崩海啸梢靶省释声应气求神蛇世教收掩衰杖水兵搜田算帒田赋土俑险戾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