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陶侃之意的意思、陶侃之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陶侃之意的解释

《晋书·陶侃传》载, 陶侃 梦生八翼,飞登天门,已登其八,唯一不得入,阍者以杖击之,折其左翼。后 侃 都督八州,握重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即自抑而止。后因以“陶侃之意”指伺机谋废旧朝,自建新朝之典。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 马僕射 既立勋业,颇自矜伐,常有 陶侃 之意。”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陶侃之意”是一个历史典故类成语,其含义与晋代名臣陶侃的梦境及政治选择相关。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词义来源

出自《晋书·陶侃传》。据载,陶侃曾梦见自己背上生出八翼,飞升至天门,但仅能登入八重,最后一重被守门人以杖击落左翼。后来他虽手握八州兵权,却因想起“折翼之梦”而克制了谋反意图。

二、引申含义

指代暗中积蓄力量、伺机推翻旧政权并自立新朝的野心。例如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马僕射立下功勋后“常有陶侃之意”,即暗指其怀有篡权之志。

三、深层解读

  1. 矛盾性象征:陶侃的梦境中“八翼”象征权力扩张的欲望,“折翼”则暗示对僭越行为的警示。
  2. 历史评价:陶侃最终选择忠于晋室,使该成语常被用于描述被理性压制的政治野心。

四、人物背景补充

陶侃(259-334年)是晋代著名将领,以勤勉忠贞著称。典故的戏剧性在于:一位被史书称赞为“忠顺勤劳”的名臣,实际也曾有过政治野心,最终因天象警示而自我约束。这种复杂性使得成语更具历史反思价值。

注:该成语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历史文献解析或特定语境下的隐喻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二

陶侃之意

《陶侃之意》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坚定果断,充满勇气和决心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陶侃之意》可以拆分为"陶"、"侃"和"之意"三个部分。其中,“陶”是由三个笔画组成,属于部首;“侃”由八个笔画组成;“之意”由六个笔画组成。

来源

《陶侃之意》源自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军事家和政治家陶侃。陶侃在三国时期的吴国担任过重要职位,他以果断、坚定的决策和行动著称。后来,人们便用陶侃的名字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坚定果断。

繁体

《陶侃之意》的繁体字为「陶侃之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在《陶侃之意》这个词中,各个部分的字形基本上与现代汉字写法相同。

例句

他的坚定和勇敢充分体现了《陶侃之意》。

组词

坚定、果断、勇气、决心、军事家、政治家

近义词

刚毅、坚决、坚毅、果敢

反义词

犹豫、优柔寡断、踌躇不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