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灯的意思、踏灯的详细解释
踏灯的解释
亦作“蹋灯”。元宵节上灯市看灯。 清 诸重光 《上元前夕宝幢鉴南过饮》诗:“客为踏灯成不速,门非觅句亦常关。” 清 毛奇龄 《西湖蹋灯词》序:“乃作《西湖蹋灯词》六十首,传于人间,岂亦京师蹋灯之意乎?”
词语分解
- 踏的解释 踏 à 用脚踩:踏步。踏板。踏青(春天到郊外散步。亦称“踏春”)。踏雪。踏月。践踏。糟踏。脚踏实地。 亲自到现场去:踏看。踏勘。踏查。踏访。 踩 笔画数:; 部首:足; 笔顺编号:
- 灯的解释 灯 (燈) ē 照明的器具:电灯。路灯。灯火(泛指亮的灯)。灯语(通讯方法之一)。灯标。 其它用途的发光、发热装置:红绿灯。指示灯。酒精灯。 装饰张挂的彩灯:灯节。灯市。河灯。冰灯。 笔画数:; 部
网络扩展解释
“踏灯”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元宵节的赏灯习俗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1.词义解析
- 基本定义:指元宵节期间到灯市观赏花灯的习俗,是古代节日文化的重要体现。该词在文献中常以“蹋灯”作为异体写法(如、均提到)。
- 文化背景:元宵节又称“灯节”,自古有赏灯、猜灯谜等传统,“踏灯”即融入节日氛围、参与灯市活动的行为。
2.文学例证
- 清代诗人诸重光曾写道:“客为踏灯成不速,门非觅句亦常关”,描绘了友人因赏灯而意外来访的场景(、、均引用此句)。
- 明代徐渭的《十六夜踏灯与璩仲玉王新甫饮于大中桥之西楼》一诗,直接以“踏灯”入题,佐证了该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3.历史演变
- 从明清诗词可见,“踏灯”不仅是民俗活动,也逐渐成为文人雅士的创作题材,反映出古代节庆与文学的交融(列举了多首清代诗词)。
若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诗词全文或元宵节习俗的细节,可参考汉典及古代诗文数据库(如)的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踏灯的意思
《踏灯》是一个成语,意思指夜间行走时踩在地上的灯光。形容行人或车辆踩灭地面上的灯火。
拆分部首和笔画
《踏灯》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是“足”部,右边的是“果”部。在《康熙字典》中,它的总笔画为15画。
来源和繁体
《踏灯》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南宋陆游的《横山亭记》:“故罢路过乌盆。煤铁熔成火苗,蹴灭踏灯。”此后,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运用。繁体字保留原始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踏灯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篆书、隶书等字体风格,字形有细微的变化,但整体的意思和结构保持一致。
例句
1. 夜晚走在路上,小明不小心踏灭了地面上的灯火。
2. 在国外,夜间行驶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踏灯。
组词
踏步、踏实、踏入、踏雪等。
近义词
熄灭、扑灭、踩灭等。
反义词
点亮、燃烧、照亮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