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表扬的意思、表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表扬的解释

[praise;commend] 对好人好事公开称赞

表扬好人好事

他的这一行为应该表扬

详细解释

(1).显扬;公开赞美,使大家知道。语出《汉书·苏武传》:“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於 麒麟阁 ……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宋书·隐逸传·王弘之》:“圣明司契,载德惟新,垂鑑仄微,表扬隐介,默语仰风,荒遐倾首。”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五:“裦忠碑者,皇帝神笔表扬故相 岐国公 执中 之遗烈也。” 清 吴炽昌 《续客窗闲话·陆清献公遗事》:“遇孝慈节义之人,立即表扬。”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三章:“这 郭祥 平时虽然满不在乎,但在大庭广众之前却最怕表扬。”

(2).宣扬;张扬。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此一等人心身俱泰,手足轻安,既无两头照顾之患,又无掩盖表扬之丑,故可称也。”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二幕:“他的姓名因为有点缘故,请你不要替他表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表扬”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语义分析

一、核心释义

“表扬”指公开赞许、宣扬他人的优点、事迹或行为,以表达肯定与鼓励。其核心在于通过正面评价强化积极行为,具有社会引导与激励功能。《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

二、字源与结构解析

三、语义特征与使用规范

  1. 对象特定性

    需针对具体行为或品质,如“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 形式公开性

    常通过口头宣布、书面表彰(如奖状)等形式实现,区别于私下“称赞”。

  3. 社会功能性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指南》明确其“强化正向行为,树立榜样”的教育意义。

四、权威用法示例


权威引用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708/t20170822_311468.html, 2017.
  5. 国家语委. 现代汉语语料库[DB/OL]. http://corpus.zhonghuayuwen.org/.
  6. 《人民日报》社论.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N]. 人民日报, 2023-10-15(01).

网络扩展解释

“表扬”是一个动词,指用语言或行动对某人或某事的优点、成就、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和赞许,通常带有公开性和鼓励性。

具体解释:

  1. 核心含义
    通过口头表达、书面文字(如奖状、表扬信)或具体奖励(如奖金、奖品)等方式,明确表达对他人表现的认可。例如:老师表扬学生进步,公司表扬优秀员工未引用到具体网页来源。

  2. 适用场景

    • 教育领域:教师常通过表扬激励学生(如“老师当众表扬了他的诚实”)。
    • 职场环境:上司对下属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如“年度会议上表扬了销售团队”)。
    • 日常生活:对亲友的善意行为表达赞赏(如“邻居表扬她乐于助人”)。
  3. 与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 “称赞”:更侧重言语层面的夸奖,可用于非正式场合(如“称赞饭菜美味”)。
    • “表彰”:多用于正式场合的荣誉性奖励(如“表彰抗疫英雄”),比“表扬”更庄重。
  4. 反义词
    包括“批评”“指责”“贬低”等,表示对错误或不足的否定性评价。

  5. 社会作用
    通过强化积极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如提升自信心)和群体良性互动(如增强团队凝聚力)。但需注意适度性,过度表扬可能降低激励效果。

别人正在浏览...

谤焰包干儿贝币不宰裁问昌歜羊枣谗说池鱼堂燕搊杀除用打场子黨官当千钱大球得性吊死低声细语恶单鳄蜥反油凤匏负儋供赡孤帆海陬黉门客哄然晦僻隳突结发夫妻解甲休士桀士剂钢絶缘克已奉公罍罂脸嘴轹釜灵节力气六仙桌难上难,难上加难女生外向搒掠飘残破舌迁声怯挠起麪饼起移人梯水天一色隼击调协怢愉未时五行相胜羡除宪法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