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弊害。《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今议者条其刓蠹,悉皆明白,未即采听,何勇於兴利而怯於除害乎?”
“刓蠹”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单字解析
三、文献用例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曾用此词批评时政:“今议者条其刓蠹,悉皆明白,未即采听,何勇於兴利而怯於除害乎?”
(意为:如今人们已明确列举出这些弊害,却未被采纳,为何勇于追求利益却怯于消除危害?)
四、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书面或历史文献中,描述需革除的弊端,如政策漏洞、制度缺陷等,带有批判性色彩。现代使用较少,常见于学术讨论或古文研究领域。
参考资料:、4提供核心释义及文献出处;、8辅助解析“蠹”的引申含义。
《刓蠹》是一个成语,意为消除害虫、铲除害患。它用来形容除去社会上的恶势力或消除个人内心的负面情绪和困扰。
《刓蠹》的拆分部首是刀(刂)和虫(虍),总共有16个笔画。
《刓蠹》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大雅·刓方》:“於昔惟慎,罔敢蠹尔。”意思是古时有人非常警惕,不敢蛀蚀它。繁体写作「剪蠹」。
在古代汉字中,「刓」的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蠹」则没有附加的「虫」部首,而是以「辶虍」组合而成。
他为了刓蠹,整顿了公司的管理体制。
刓除、刓净、刓害
铲除、消除、根除
放任、纵容、滋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