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矩券的意思、矩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矩券的解释

刻在竹木简上的契约。《管子·山至数》:“苟合於国器君用者,皆有矩券於上。” 尹知章 注:“矩券,常券。” 马非百 新诠:“券即契约……古时无纸,多以竹木为简,故须用刀刻而识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矩券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法律和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古代文献中解析:

一、基本释义

“矩”本义指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说文解字》),引申为法度、规则;“券”指契约凭证(《释名·释书契》)。二字组合后,“矩券”特指古代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契约或凭证文书,强调其符合法定制式与诚信约束。例如《周礼·秋官》记载诉讼时“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其中“约剂”即包含矩券类文书。

二、历史语境中的功能

在秦汉简牍文献中,矩券多用于记录土地买卖、债务关系等重大事务。其特点包括:

  1. 法律强制性:需经官府备案,如居延汉简中的“卖衣券”需由乡啬夫见证;
  2. 形制规范:采用“两辨券”形式(一分为二的契券),双方各执一半为凭;
  3. 道德约束:《淮南子·齐俗训》载“矩券之约,虽疏必守”,体现其对信用的保障作用。

三、现代文化引申

随着契约制度演变,“矩券”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但其承载的契约精神仍具现实意义。当代法学研究常借该词指代传统中国重视程序正义的契约文化(参见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

因专业词典资源限制,建议通过以下权威途径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矩券”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矩券”指刻在竹木简上的古代契约,主要用于规范行为或作为凭证。该词由“矩”(准则)和“券”(凭证)组成,强调通过书面形式确立规则或约定。

二、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
    “矩”代表规则、准则,“券”指凭证或契约。古代因无纸张,契约多刻于竹木简上,需用刀刻标记,故称“矩券”。
  2. 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管子·山至数》:“苟合於国器君用者,皆有矩券於上。” 尹知章注:“矩券,常券。” 马非百进一步解释为“契约”。

三、其他可能的解释

部分来源(如)提到“矩券”与佛教相关,指通过规则和凭证规范行为。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文献,可能为引申或误传。

四、总结

“矩券”的核心含义是古代竹木简上的契约,常见于《管子》等典籍。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管子》原文及相关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阿扑包场襞襀炳如观火潮头澄思驰说持之以恒叱咀重新穿筑德隆望尊德性逗头二谢烦急供断盥盘关亲鬨鬨患害回光镜晦默会同馆颊肌俭腹高谈奬顾计构啾啾拘蔽絶众峻垝举趾开信侩父赉诏浪走柳青流谪藜杖满散妙手民营贫寒凄单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轻速琼妃穷壤人定胜天慴惮驶行通壮唾液吐晕土中人万牲园逶丽相随淆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