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紧要关头的意思、紧要关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紧要关头的解释

紧急重要的时刻。 杨朔 《秘密列车》:“时间这样紧,万一今晚上开不到 西阜新 ,岂不要躭误大事!开吧!这是决定胜败的紧要关头。” 赵树理 《三里湾写作前后》:“评书的作者和艺人,常用说到紧要关头停下来的办法来挽留他们的听众。”亦作“ 紧急关头 ”。 程树榛 《励精图治》:“就在这生命攸关的紧急关头,有的人左顾右盼寻找掩蔽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紧要关头"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指事情发展中最关键、最危急的时刻,强调此时的决定或行动对最终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学研究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1. 关键性时刻

    指决定成败或安危的关键时刻,常与重大决策、危机处理相关。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事情成败或安危所系的决定性阶段" 。

    例:谈判进入紧要关头,双方代表需立即达成共识。

  2. 危急性与紧迫性

    强调时间紧迫且后果严重,如《汉语大词典》指出其隐含"稍有不慎即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的警示意义 。


二、语义演变与语用特征

  1. 历史来源

    该词可追溯至明清白话小说,"关头"原指关隘要地(如《水浒传》),后引申为抽象的时间节点。现代用法聚焦于"决定性瞬间",弱化地理含义(王力《古汉语字典》)。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三类情境:

    • 危机应对(如自然灾害救援)
    • 重大决策(如企业并购谈判)
    • 命运转折(如医疗抢救、竞赛决胜)

      (参考《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用例分析)


三、权威例句佐证

  1. 文学经典

    茅盾《子夜》:"在这紧要关头,他必须拿出全部勇气。"

  2. 官方表述

    《人民日报》社论:"防汛工作到了紧要关头,务必严防死守。"


四、近义辨析

与"关键时刻"相比,"紧要关头"更强调危险性和紧迫感,如《新华成语词典》指出其多用于"存亡攸关的极端情境" 。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3. 王力. 《古汉语字典》. 中华书局, 2000.
  4.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2.
  5.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新华成语词典》(第3版). 商务印书馆, 2020.

网络扩展解释

“紧要关头”是一个汉语常用短语,通常指事情发展到最关键、最紧急的阶段,需要立即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的时刻。以下是详细解析:

  1. 词义分解

    • 紧要:指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存,既不能忽视也不能拖延。
    • 关头:比喻事情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或转折点。
  2. 使用场景

    • 形容需要果断决策的时刻(如:“谈判陷入僵局时,正是双方让步的紧要关头”)。
    • 描述危机或挑战的临界点(如:“洪水即将漫过大坝,抢险队赶到了紧要关头”)。
    • 强调个人或集体的关键抉择(如:“职业生涯的紧要关头,他选择了创业”)。
  3. 近义词对比

    • 关键时刻:更中性,侧重时间点的重要性。
    • 千钧一发:强调危险性和紧迫性更强。
    • 生死攸关:多用于涉及存亡的极端情况。
  4. 反义词扩展

    • 无关紧要:指事情不重要。
    • 从容不迫:形容处理事情时的镇定状态。

例句:
“比赛最后3分钟比分持平,教练在紧要关头换上替补队员,最终逆转取胜。”
(此例体现了时间紧迫性、决策重要性及结果决定性三层含义)

该短语适用于书面和口语场景,常见于新闻报道、文学描写及日常讨论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匹配,避免夸大非紧急事务的重要性。

别人正在浏览...

表揭兵机长条虫鰕出合打家截舍独乐钝朴恶缘恶业飞徭风豪分管风形富家甘颜海方鹤观弘侈黄蝶华僞江照稽伏讥俗距塞苦熬窥察量知离从哩啰哩藜莠沦倾铭功默觊廿一史佞誉藕覆跑躂抢掠圻堮契经啓问曲塞如饮醍醐三尺秋霜三业山谿盛景设想时乖运拙试奏宿酲蜩蝒统制托故外集晚晌畏龙仙雾洗颈就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