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rol] 辖制,统领管制
经济统制
(1).统领制约。 唐 李德裕 《授张仲武招抚回鹘使制》:“崇以夏官之秩,委其统制之权,当竭一心,敬兹休命。”《旧唐书·韩滉传》:“议者以 滉 统制一方,颇著勤绩,自幼立名贞亷,晚途政甚苛惨。” 宋 苏辙 《西南夷论》:“古者九夷八蛮无大君长,纷纷籍籍不相统制。”
(2).官名。 北宋 于出师作战时选拔一人为都统制,总辖诸将。至 南宋 建炎 初设置御营司都统制,始为职官名。又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等。见《宋史·职官志七》。 元明 不置此职。 清 末统辖一镇的军事长官也称统制。《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先是 錡 遣前司策应右军统制 王刚 等间以兵数百渡 淮 , 金 人退却,官军小胜。”
(3).集中控制。 ********* 《萍踪忆语》四:“他们的触角且深入到零售商业的旧机构里去,也一古脑儿包括在他们的统制之下。” 续范亭 《乱弹琴》诗之二:“我要说什么,抗战与统一。统一非统制,抗战要团结。”
“统制”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解析:
基本含义
指统一控制、集中管理,强调在特定范围内通过统一指挥或规范实现目标。例如“经济统制”指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统一管控。该词常见于政策、军事、经济等领域的描述,如“统制物资”“统制政策”。
历史官职
作为中国古代官职名称,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
近义词与使用场景
与“控制”“管制”“约束”等词义相近,但更强调系统性集中管理。例如:“防疫期间,政府统制医疗资源分配”即体现统筹调配的强制性。
提示:若需了解具体历史案例(如宋代统制官的职能),可参考《宋史·职官志》等文献来源。
《统制》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权威或法律进行统一管理、控制的行为或方式。
拆分部首和笔画:
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纟(纳绳结纲纪的纟)加上正(正直、正当的正),共13个笔画。
来源:
《统制》的来源是由“纟”和“正”两个字合并而成的。纟表示网,网能将众多的事物联系、统一起来;正表示准则、法度。综合起来,就是通过一定的准则将众多的事物联系、统一的意思。
繁体:
繁体字“統制”与简体字《统制》意思相同,只是书写形式有所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但是《统制》这个词早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古人的写法可能有一些变化,但整体上意义和形式与现代相似。
例句:
1. 这个国家采用严格的统制制度,确保了社会的稳定运行。
2. 在企业中,大家都遵守统制的规定,以便更好地协同工作。
组词:
统制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统治、统帅、统一、统战、调制等。
近义词:
近义词有控制、管理、指挥、治理等。
反义词:
反义词有放任、放纵、自由、解放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