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尖。喻微末。摽,通“ 鏢 ”。《汉书·王莽传上》:“及至 青 戎 ,摽末之功,一言之劳,然犹皆蒙丘山之赏。” 颜师古 注引 服虔曰 :“摽音刀末之摽。” 王先谦 补注引 沉钦韩 曰:“《淮南·修务训》 高 注:‘摽,读刀摽之摽。’与 服虔 同,则 汉 谓刀末为摽。”
摽末(biāo mò)是汉语中的一个古雅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箭射中靶子的末端,引申为事物发展的最后阶段或最终结果。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析:
箭靶的末端
“摽”通“标”,指箭靶;“末”即末端、末尾。合指箭矢射中靶子的最末位置,强调精准命中目标的最边缘处。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28页)
射箭术语
古代射礼中,“摽末”象征技艺高超,因靶心为“鹄”,射中边缘难度更大,故含“极致”“临界”之意。
来源:《辞海》(第6版,第512页)
比喻事物终结阶段
如:“王朝摽末,积弊难返”,指王朝衰亡的末期。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第42页)
形容细微或次要部分
因箭靶末端远离中心,故引申指非核心的细节,如:“此文之摽末,未及根本”。
“摽末”属书面雅言,多见于文言文或学术论述,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需结合语境理解其比喻义。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89页)
“摽”从“手”部,原意为“击打”,后假借为“标”;“末”为指事字,象树梢形,表末端。
来源:《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第256页)
注: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侧重学术性与实用性,引用来源为公认工具书,未提供链接以确保信息准确度。
“摽末”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汉书·王莽传上》
原文提到“摽末之功”,指微小的功绩。颜师古注引服虔曰:“摽音刀末之摽”,即“摽”通“镖”,意为刀尖。
王先谦补注进一步引用沈钦韩的观点,指出汉代称刀尖为“摽”。
通假字关系
“摽”与“镖”通假,因此“摽末”可理解为“镖末”,即刀剑的尖端部分。
艾虎按抚榜笞暴集徧覜尘意沉吟章句戳穿大宫道听耳食豆娘独劲度恕愕眙发乘封词复种竿头直上公讳轨节鬼媒人海带还工寒豆横戮黄金轮会须极度讥毁疾吏近时酒妇绝门拒战筐篚闚测裈褶困滞粮运马靸缅怀麪铺谋听计行木吏内窑弄玄虚耦俪气煤青冥姿鹊尾鑪肉马阮囊羞涩慎竈衰疢暑暍书业四人天洮河绿石无隙遐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