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鼇柱的意思、鼇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鼇柱的解释

传说中指天柱。 宋 吴莱 《观孙太古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像图》诗:“大圜杳何极,鼇柱屹不顷。” 王闿运 《贵州布政司使王君墓志铭》:“龙渊始化,鼇柱忽移。”参见“ 鼇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鼇柱(áo zhù)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其核心含义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具体释义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本义

    指神话中巨鳌(一种传说中的深海大龟)的腿所化的天柱。古人认为天穹由四根巨柱支撑,其中一根便是折断的鳌足所化,用以稳定天地结构。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2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引申义

    后喻指国家或社稷的支柱,象征中流砥柱、肩负重任的栋梁之才。如文天祥《正气歌》"鼇柱屹中流"即取此意。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商务印书馆

二、文化典故

典故出自《列子·汤问》与《淮南子·览冥训》:

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后,"断鼇足以立四极",将巨鳌的四足砍下支撑天穹四角,其中一足化为"鼇柱"。

来源:《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袁珂·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三、字形演变

"鼇"为"鳌"的异体字,甲骨文中形似巨龟背负山岳("鼇"从"黽"从"敖","黽"表大龟,"敖"有高大之意);"柱"从木,象形支撑之物。二字组合强化了"擎天支柱"的意象。

来源:《汉字源流精解字典》·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经典用例


权威参考文献(无有效链接时仅标注来源):

  1.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淮南子校释》· 张双棣· 北京大学出版社
  3. 《中国古代神话研究》· 丁山· 中华书局
  4. 《汉字形义考源》· 何九盈· 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鼇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意象,指支撑天空的巨柱,常见于文学作品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鼇柱”由“鼇”(áo)和“柱”组成:

    • 鼇: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如《列子·汤问》中“鼇驮蓬莱”的神话。
    • 柱:指支撑结构的柱子,引申为顶天立地的支柱。
      合称“鼇柱”,即神话中由巨龟托起的天柱。
  2. 文化内涵
    这一意象源自“天柱”传说,古人认为天空由巨柱支撑,而鼇(巨龟)因力大无穷被赋予托举天柱的象征意义。


二、文献例证

  1. 宋代诗词
    吴莱在《观孙太古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像图》中写道:“大圜杳何极,鼇柱屹不顷”,形容天柱稳固、宇宙有序。

  2. 清代碑铭
    王闿运的墓志铭提到“龙渊始化,鼇柱忽移”,以天柱崩塌暗喻重要人物的离世。


三、关联典故

“鼇柱”与“鼇足”相关,后者指女娲补天时断鼇足立四极的传说(《淮南子·览冥训》),进一步强化了巨龟与天柱的联系。

如需更多例证或历史演变细节,可参考古典神话文献或文学评注。

别人正在浏览...

阿罗摆阖颁方备战宾友蚕儿惭汗春上打呼颠倒是非断岫对外直接投资放翁词風團公参共识归真寒劣厚载话端哗扣甲米竟旦极头计勋行赏闶闳鍞锵劳爵历朝列岳醴醆栾睃马灯卖油翁秘狱内垂门拈竿凝竭平春帡蒙屏摄迁怨耆臣人生在勤熔丝丧氛哨线兽居水平面速便腾轩脱甲玩耍危旆蜗角蝇头五鼎亨悟赏纤冶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