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险的巨浪。 汉 张衡 《西京赋》:“散似惊波,聚似巨峙。” 唐 司空图 《连珠》:“盖闻霽日纔升于拂曙,则蚁穴自开;澄川或激于惊波,则龙舟莫进。”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十:“惊波驶且广,荡漾浮云阴。”
惊波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两层核心含义:
指汹涌动荡的水波,多形容江河湖海中因风浪、急流等引发的剧烈波动。
例证:
- 《汉语大词典》释为“惊涛骇浪”,强调其汹涌之势(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7卷 页1123)。
- 唐代李白《江上吟》:“惊波一起三山动”,描绘长江风浪翻腾之景。
引申为社会动荡、时局危机或人生变故,喻指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或危险。
例证:
- 《古代汉语词典》收录此义项,释作“喻指变乱或危难”(商务印书馆,2002年,页785)。
- 杜甫《秋兴八首》:“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以“惊波”暗喻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动荡。
“惊”本义为马受骇而奔(《说文解字》:“惊,马骇也”),后引申为“震动、恐慌”;“波”指水浪起伏。二字合成后,既保留自然意象的冲击力,又衍生出对突发危机的抽象表达,常见于古典诗文。
参考资料:
“惊波”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解释和用法:
惊波的字面含义是惊险的巨浪,形容水势汹涌、危险动荡的波浪。例如:
在部分现代语境中,“惊波”可比喻引发强烈反响的事件或情感波动。例如: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处,可参考古典诗词集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捱牌安坐八分书巴戟帮主暴骜雹葖博简成寝崇拜遄流醇悫祠祭第一义谛动悟对仗丰覇峰林甘冥更易公有觥政工正鳏寡孤独鼓戒皇劫昒漠僭用寄附精要惊噪旧习量酒烈女零族闷打颏磨砻镌切木本油料林南乡褭朶抢话强直自遂颀立倾国清玩曲柄笠鹊檐热锅上蚂蚁认祖归宗申谢十部乐石笕私敬死囚岁丰年稔天镜唾洟舞鸡相于嚣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