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旌表的意思、旌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旌表的解释

[honor; cite] 封建时代由官府立牌坊、赐匾额对遵守封建礼教的人加以表彰

详细解释

(1).表彰。后多指官府为忠孝节义的人立牌坊赐匾额,以示表彰。《晋书·荀崧传》:“今承大弊之后,淳风穨散,苟有一介之善,宜在旌表之例。” 明 高明 《琵琶记·散发归林》:“一门忠孝如此,理当保奏,请行旌表。” 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旌表了孝子,确也是一件大事情。”

(2).指官府颁赐用以表彰的牌坊或匾额。 宋 欧阳修 《左班殿直胥君墓志铭》:“ 胥氏 义闻乡閭,门有旌表。”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旌表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用于表彰忠孝节义等符合礼教规范行为的一种制度,其核心含义和特点如下:

  1. 基本定义
    旌表指官府通过立牌坊、赐匾额等方式,公开表彰遵守封建伦理道德的个人或家族,如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等。该制度始于秦代,秦始皇曾为巴寡妇清筑“怀清台”以示表彰,成为早期旌表范例。

  2. 实施形式

    • 物质载体:包括建造石坊、悬挂匾额等,例如宋代欧阳修记载的“门有旌表”即指官府颁赐的表彰牌坊。
    • 程序流程:通常由地方官申报朝廷,经核准后由官方实施表彰。
  3. 社会功能
    旌表制度旨在通过树立道德典范,强化封建礼教对社会的影响,维护伦理秩序。如《晋书》提到“一介之善”即可成为旌表对象,凸显其对细微德行的鼓励作用。

  4. 历史演变
    从秦汉至明清,旌表范围逐渐扩大,涵盖累世同居、赈济乡里等行为。明代《琵琶记》中“请行旌表”的表述,反映了该制度在文学中的渗透。

  5. 文化影响
    旌表形成的牌坊、匾额成为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在安徽歙县等地仍保留大量贞节牌坊,体现其历史痕迹。

补充说明:“旌”原指饰有羽毛的旗帜,“表”为标识,二字组合引申为显扬之意。该词现代多用于历史语境,少数场合可比喻对杰出贡献的褒奖(如提到的“旌表之才”)。

网络扩展解释二

旌表

旌表是一个用于表示荣誉或表彰的词语。它可以指旗帜、纪念表、记录或证明。

拆分部首和笔画

旌表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辵,表示走)和“白”(言字旁,表示语言)。旌表的总笔画数为7。

来源

旌表是由古代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历史上,旌指的是旗帜,以表示一种荣耀或标志。表则代表记录、表现、明示等含义。

繁体

旌表的繁体字为「旌錶」。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有些汉字的形状和现代略有不同。旌表在古代的写法是「⺀白」。

例句

1. 他勇敢的行为成为了该国军队的旌表。

2. 这个纪念表旌表了他在音乐领域的突出贡献。

组词

1. 旌旗: 指挥战斗或标志国家的旗帜。

2. 旌德: 表示美好的品德或高尚的行为。

近义词

表彰、荣誉、奖章、纪念

反义词

责罚、惩罚、谴责

别人正在浏览...

八宝饭白鹭百行贬讥冰丝絃不转头楚宫衣代工大辂定额豆腐干方外人樊圃飞荣供断供飨宫泽蒿蒸槐蝉坏嘎嘎黄蒙蒙虎幄糨子坚苦卓絶家徭解户阶资经咒谨介纠坐抗章料珠岭巆龙威燕颔落可也马脚墨旨木人南纪肉騣鋭士入山符三五传柑骚忧山府上肢生魂神双日水荭竖毛输身潭濑弹性工资塔座僞廉蚊响香房衔冤负屈消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