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骄矜放荡。《新唐书·李载义传》:“性矜荡,好与豪杰游,力挽彊搏鬭。”
“矜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īn dàng,其核心含义为“骄矜放荡”,常用来形容人自大且行为放纵的性格特征。以下是详细解析:
矜(jīn):
通常表示自尊、自大或矜持,如“矜持”“骄矜”。在古汉语中,亦可指怜悯(如“矜恤”)或庄重(如“矜重”),但在此词中主要取“骄傲、自满”之意。
荡(dàng):
意为放纵、不受拘束,如“放荡”“荡逸”。引申为行为或性格上的不羁。
二字组合后,“矜荡”强调因骄傲而行为放纵 的状态。
该词最早见于《新唐书·李载义传》:“性矜荡,好与豪杰游,力挽彊搏鬭。” 描述李载义性格傲慢放纵,喜好结交豪杰并逞强争斗。
部分词典(如汉典)将其归为“网络词语”,但实际源于古代文献,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文解析或特定语境。
如需更完整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注本。
矜荡(jīn dàng)是一个动词词语,意为倨傲自满,狂妄自大。
拆分部首和笔画:
矜:石部(石字旁) + 9画
荡:艸部(草字头) + 12画
来源:
矜荡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中庸》中。在古代,矜荡一词通常用来描述人们对自己的优秀才能和成就感到自豪而表现出的倨傲和狂妄。
繁体:
矜荡的繁体字为「矜蕩」。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的汉字写法会有一些变体,矜荡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为「矜蕩」。
例句:
他在获得了这个荣誉后,变得矜荡起来,对别人的意见置之不理。
组词:
矜盾、矜持、矜贵、矜恤、矜夸等。
近义词:
傲慢、自负、骄傲、狂妄。
反义词:
谦逊、谦虚、谨慎、謙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