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高官出行时用的旌旗。 明 孙梅锡 《琴心记·文君信诳》:“人家须养女,今日悔生儿,阀閲增辉人助喜。风流美壻,仙旌指回舆。”
“仙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仙旌”指高官出行时使用的旌旗,字面意义与古代仪仗相关。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戏曲家孙梅锡的《琴心记·文君信诳》中:“风流美婿,仙旌指回舆。”
此处通过“仙旌”描绘高官仪仗的华贵场景,突显人物的显赫地位。
现代语境中,“仙旌”被赋予比喻义,形容人的高尚品德或令人敬仰的风采。
需注意,“仙旌”属于较冷僻的书面词汇,日常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文学或历史相关的语境中。其权威解释主要来自古籍和词典类资料,如《汉典》《查字典》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原文或用法示例,可参考明代戏曲《琴心记》的相关研究文献。
《仙旌》是一个汉字词语,是由“仙”和“旌”两个字组成。仙指的是超凡入圣、通达神灵的人,而旌则是指用来纪念或祭奠的器物,因此,《仙旌》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用来纪念仙人或神灵的物品。
仙旌的部首是人,表示与人有关,而旌的部首是方,表示与物品有关。仙旌的拆分笔画数分别为4画和7画,共计11画。
《仙旌》的繁体字为「仙旌」。
古代的汉字写法通常与现代有所不同,但是《仙旌》这个词的古时候写法与现代写法相似,没有明显差别。
1. 寺庙里供奉着一尊仙人,他手持一面神圣的仙旌。
2. 那支仙旌高高飘扬,使整个祭祀仪式更加庄严肃穆。
3. 据传说,只有真正修炼成仙的人才能拥有一面仙旌。
1. 仙人:指修炼成仙的人。
2. 旌旗:指挂在旗杆上的旗帜。
3. 仙道:指通往仙界的道路。
1. 神旗:指祭祀神灵所用的旗帜。
2. 神幡:指装饰神灵祭台的布幡。
3. 圣旗:用来纪念圣人或神灵的旗帜。
1. 俗物:指与世俗无关的物品。
2. 人间:与仙界相对的人类世界。
3. 塵凡:指现世的俗事、尘世之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