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及门的意思、及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及门的解释

[formerly acknowledge sb. as one's master;pupil dircetly taught by a master] 正式登门拜师受业的学生

及门弟子

详细解释

《论语·先进》:“子曰:‘从我于 陈 蔡 者,皆不及门也。’”本谓现时不在门下,后以“及门”指受业弟子。《元史·许谦传》:“乃门之士著録者千餘人。” 明 归有光 《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其不叙 颜子 者,夫亦以在我者言之,则 孟子 之私淑,盖自附于及门,其视 颜子 犹儕辈焉。” 清 刘大櫆 《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而 张 公于及门中,独爱重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及门”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义解释 “及门”原指到达师门,后引申为正式拜师求学。《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指弟子就学于师门”,强调师生授受关系的直接性。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该词时标注为书面语,释义为“登门受业”,突显古代教育体系中“登门求学”的行为特征。

二、语源分析 该词源于《论语·先进》“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汉代经学家郑玄注“言弟子从我而厄于陈蔡者,皆不及仕进之门”。此处“及门”已包含“达到师门标准”的筛选意味,后逐渐演变为拜师仪礼的专称。

三、用法特征 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学术领域,如“及门弟子”特指经正式拜师程序的学生,区别于普通听课生。北京大学《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指出,该词常见于学术自述、师承关系记载等正式语境。

四、相关词组 • 及门弟子:经师门考核收录的学生 • 未及门墙:未能达到拜师标准 • 及门之谊:师生间的情谊关系

主要参考资料:

  1.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及门”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演变。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及门”最初指正式登门拜师受业的学生,即直接受教于老师的弟子。例如“及门弟子”即表示亲自接受师承的学生。

二、词源与演变

  1. 《论语》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先进》:“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原意是孔子感叹曾跟随他在陈、蔡两地经历困苦的弟子们,后来都不在门下(未继续受教)。

  2. 后世引申
    汉代以后,“及门”逐渐演变为受业弟子的代称。如《元史·许谦传》记载“及门之士著録者千餘人”,即指门下学生众多。

三、使用场景

四、相关延伸

五、注意事项

部分资料提到“及门”有“达到一定水平”的引申义,但这一用法较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建议优先以“受业弟子”为核心含义理解。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论语》原文或《汉语大词典》等权威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哀临八蕃兵官兵象朝日朝昼驰涌俶尔荡子诞诈倒曳登年颠蕀誂越迭巘底细繁盛分番風患风棱负户钢琴赶节咕叨国人涵亮樫鸟狡赖寄宿舍诀门空絶窥勘魁特老妇六一儿童节逦迤门单磨钝末费沐露沾霜慕贤内艰宁内軿马堡坞迁宠挈累撒吣折罗声均生油社屋始末说价庶室遂哀脱颖囊锥显宠罅缺谢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