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结船索。谓泊舟。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日落当栖薄,繫缆临江楼。” 唐 韩愈 《柳溪》诗:“莫将条繫缆,著处有蝉号。” 宋 陆游 《东关》诗之二:“云蹙鱼鳞衬夕阳, 放翁 繫缆水云乡。”
“系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系缆(拼音:jì lǎn)指系结船索,即通过固定缆绳使船只停泊靠岸。这一动作常用于描述船只停泊时的操作。
古诗引用
现代应用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例句或扩展用法,可参考古籍或船舶专业资料。
“系缆”是一个词汇,用于描述将船只或其他物体固定或连接在一起的行为。在汉字中,它的拆分部首是“纟”、“车”和“缶”,涵义分别是丝绸、车子和器皿。
“系缆”的笔画数目是13画。其中,纟部为3画,车部为7画,缶部为3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至古代。在古代的汉字中,它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旧时,纟部分开两次写,车部更加复杂,而缶则被写成了“缶”。
以下是“系缆”在繁体字中的写法:繫纜
在句子中,我们可以用“系缆”这个词来形容固定船只或其他物体的行为。例如:“他们小心翼翼地系缆,确定船只牢固地停在了码头上。”
与“系缆”相关的词汇有“拴绳”、“绑缚”、“系绳”等。这些词也可以用来描述将物体固定在一起的行为。
与“系缆”相反的词汇是“松绳”,它指的是解开、使松弛物体的绳子的行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