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籍馆的意思、籍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籍馆的解释

犹抄家。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论子胥种蠡》:“﹝ 扬雄 ﹞以三諫不去鞭尸籍馆为 子胥 之罪,以不强諫 勾践 而栖之 会稽 为 种 蠡 之过。”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籍馆”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权威资料综合解释:

1.主要含义:抄家

根据、、等网页记载,“籍馆”意为“犹抄家”,即古代对犯罪者家产进行查封、没收的行为。该用法最早见于宋代苏轼《东坡志林·论子胥种蠡》,文中批评扬雄将“鞭尸籍馆”作为伍子胥的罪名,侧面印证了该词与刑罚相关。

2.现代引申争议:学习场所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籍”解释为“记录”,“馆”指“图书馆/学校”,组合后引申为“在图书馆学习”。但此释义缺乏古籍佐证,可能是基于字面义的现代衍生解读,需谨慎使用。


使用注意: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东坡志林》原文或权威历史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籍馆》的意思

《籍馆》是指古代用来存放和管理书籍的地方,可以理解为图书馆的古称。在古代,人们很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承和保存,所以建造了许多籍馆,供人们阅读、学习和研究使用。

拆分部首和笔画

《籍馆》的拆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和馆。其中,⺮是指矢旁,是汉字的一个常见部首,表示与箭、弓等有关的意思。馆是指建筑物,也是汉字的一个常用部首。整个词的拼音为“jí guǎn”,音调分别是第一声和第三声。

来源和繁体

《籍馆》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指代古代用来存放公文和书籍的地方。在繁体字中,籍的字形是䲜,馆的字形是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说文解字》的描述,一些古代版本的《籍馆》可以写作“兀”和“嗀”。这些古代字形现在已不常见,大多被现代汉字取代。

例句

1. 在古代,每个州郡都有一个官方的籍馆。

2. 孔子曾经说过:“籍馆是知识的宝库。”

组词

1. 馆内:指在馆内、图书馆内的意思。

2. 馆长:指负责管理馆内事务的人。

3. 馆藏:指馆内所收藏的图书、文物等。

近义词

1. 图书馆:与籍馆相同,是指存放和管理书籍的地方。

2. 藏书楼:也是古代用来存放书籍的地方,与籍馆的功能类似。

反义词

1. 书籍散落:与籍馆相反,指书籍没有集中存放、散落在各个地方。

2. 书库倒塌:与馆内有序存放书籍相反,指书库发生倒塌或混乱。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