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购入仓。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粟价纔定,更不申稟,即时廩收。”
“廪收”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廪收”指将粮食等物资收购并存入仓廪,即完成从收购到仓储的全过程。其中,“廪”本义为粮仓(如“仓廪”),而“收”表示收纳、收购,组合后强调物资的集中存储管理。
该词可见于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官政一》:“粟价纔定,更不申稟,即时廩收。”,描述官府在粮价确定后直接收购入仓的流程,体现古代仓储管理的效率。
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多用于历史文献或特定学术讨论中,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具体场景。
《廪收》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官府收粮食。在古代,官府征收粮食以供国家使用的行为被称为廪收。
《廪收》的部首是「广」,总共包含10个笔画。
《廪收》是一个古老的汉字词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廪之食言》一诗中,描述了廪庙的仪式。
《廪收》在繁体字中写作「廩收」。
在古时候,汉字「廪收」的写法略有不同。像底部的「廾」和右边的「攴」字形稍有差异,但整体意义保持一致。
1. 官府每年都要进行廪收,确保国家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2. 廪收是古代国家重要的经济措施之一。
廪庙、廪秣、募廪、庖廪、廪盈。
收粮、搜刮、捐税。
发放、分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