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结舌杜口 ”。
"结舌钳口"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因震惊、恐惧或理亏而说不出话,形容哑口无言的状态。以下从词典释义、语素分析、出处及现代用法进行权威解释:
指舌头像被捆住、嘴巴像被夹住,形容因极度惊惧、理屈词穷或受威慑而无法言语的状态。
权威来源: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9卷第1253页释义:"形容因惊恐或理屈而说不出话。"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668页标注为书面语,释义:"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惊惧。"
结舌
"结"意为"捆缚"(《说文解字·糸部》:"结,缔也。"),"舌"指言语器官。合指舌头僵滞,喻言语受阻。
例:《史记·李斯列传》:"使者至,李斯欲上书自陈,不得见,结舌不能言。"
来源:《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31页。
钳口
"钳"本义为夹持工具(《说文解字·金部》:"钳,以铁有所劫束也。"),引申为封锁言论。
例:王充《论衡》:"直士钳口,佞人颂德。"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第4版,第312页。
最早见于《汉书·李寻传》:
"及京兆尹王章坐言事诛灭,智者结舌,邪伪并起。"
此处指忠臣因惧祸而不敢直言,为成语雏形。
文献依据: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卷七十五,第3192页。
多用于书面语境,强调两种情境:
例:"真相曝光后,涉事方结舌钳口,回避媒体追问。"
例:"面对铁证,嫌疑人结舌钳口,当庭认罪。"
语用提示:该成语含较强负面色彩,常见于批评性文本(如时评、司法报道)。
“结舌钳口”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é shé qián kǒu,其基本含义指因害怕、惊讶或理屈词穷而说不出话来,常用于形容在突发情况下的无言以对。以下是详细解析:
字面拆分
深层含义
形容人在以下情境中的状态:
最早可追溯至宋代李纲《答宾劳》:“曾不能结舌钳口,循默自守。”,后成为描述沉默状态的经典成语。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扩展用法,可参考权威词典(如、2、9)。
北方人卑摄北衙逼迸碧檐拨房柴都长毂槎头缩颈鯿蚩尤旗翠饼存纪蹙踅酖杀顶牛东汉通俗演义断绝地逢纷歌摺哈罗汉话诃咥花相昒爽藉口禁学酒疸据案军服戡复空中结构口传心授来人来函令似鸣铙僻憃樵叟七角八角钦迟气田求言去水腮腺深度冷冻慎行轼蛙事预则立手泽水西寺贪懦谈赏外货枉暴王后卢前猬兴委仰乌纳裘虾蟇泉厦门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