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行政诉讼法的意思、行政诉讼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行政诉讼法的解释

规定行政诉讼程序的法律。我国在**制订行政诉讼法,内容包括总则、受案范围、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起诉和受理、审理和判决、执行、侵权赔偿责任、涉外行政诉讼和附则等。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行政诉讼法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行政诉讼法,从汉语词典及法律专业角度解释,是指规范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及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核心在于为“民告官”提供法律依据和程序保障,确保行政权力受到司法监督。

一、核心定义与要素

  1. 主体范围

    原告为合法权益受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组织;被告为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授权的组织。例如,对行政处罚不服的企业可起诉市场监管部门。

  2. 诉讼对象

    针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如罚款、许可驳回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抽象行政行为(如制定规章)通常不可诉。

  3. 核心目的

    通过司法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条立法宗旨)。

二、法律特征与原则

三、法律渊源与体系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于1989年颁布,2014年、2017年两次修订,构成程序主干。配套司法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8〕1号)细化操作规则。实体法则散见于《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单行法。

四、实践意义

权威依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词条“行政诉讼”。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全文,中国人大网 http://www.npc.gov.cn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8〕1号),最高人民法院官网 http://www.court.gov.cn

网络扩展解释

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程序的核心法律,其核心含义和要点如下:

一、基本定义与立法目的

行政诉讼法是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同时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程序性法律。它既是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准则,也是诉讼参与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依据。

二、法律地位与制定历程

• 我国《行政诉讼法》于1989年4月4日由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1990年10月1日实施; • 现行版本为2017年修订版,与《刑法》《民法典》同属国家基本法律体系; • 被学界称为"当代中国行政法治的奠基之作"。

三、核心内容框架

  1. 受案范围:明确可诉行政行为类型,但排除如刑事侦查行为、行政调解等特定情形;
  2. 诉讼程序:涵盖起诉受理、证据规则、审理判决、执行等全流程规范;
  3. 主体权利义务:规定原告(公民/组织)、被告(行政机关)及诉讼代理人的法律地位;
  4. 特殊制度:包括举证责任倒置(行政机关承担主要举证责任)、合法性审查原则等。

四、典型特征

•双重功能:既保障公民诉权,又监督行政机关; •程序法属性:侧重规定诉讼活动程序规则,与实体法相区别; •司法审查性质:法院主要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而非合理性。

五、实践意义

通过"民告官"制度设计,打破了传统"官本位"观念,推动了依法行政进程。数据显示,自实施以来全国行政诉讼案件年均增长率达15%,2024年已突破30万件,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推手。

别人正在浏览...

半开门飙驰表蕝辟引参贺虫眼畜智大板车东门行断编断魂吨级独帚锋不可当服贡抚理釜鏂浮浅改过迁善高世骇俗共商钩加关禁柜上辊弹护跸降禧骄视节介绩火决牖局天蹐地克日萪藤枯空鳞苔留影軞车民烦品着七科适气胸弃之如敝屐散片讪弃适軄锁窗宿禽他途腾嬉天值地值通身头鹅燕忘恩负义网膜魏车委照尾音无佗香盖香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