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界绝的意思、界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界绝的解释

隔绝。 汉 班固 《东都赋》:“殊方别区,界絶而不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界绝"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界限隔绝、彻底断开,强调事物或地域之间因明确界限而完全分离或断绝联系。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释义及文献用例,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字义解析

  1. 本义指地域的边界、分限,引申为不同事物间的分际。如《说文解字》:"界,境也。"

  2. 本义为丝线断绝,引申为隔离、阻隔、全然消失。如《说文解字》:"绝,断丝也。"

    二字复合后,"界绝"强化了因界限分明而彻底阻隔的语义。


二、词典释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年)第二册第1008页:

界绝(jiè jué)

动词。因界限阻隔而彻底断绝;分隔至互不相通。

例:"山川界绝,音信难通。"

其含义可细分为两类:

  1. 空间隔绝:指地理或物理上的分隔,如山脉、河流等自然屏障导致两地完全隔绝。
  2. 关系断绝:引申为人际、文化或政治联系的彻底中断,如"战乱界绝往来"。

三、文献例证

  1. 地理隔绝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河道险远,舟车不通,界绝夷夏。"

    ➠ 描述地理屏障导致中原与边夷地区完全隔绝。

  2. 关系断绝

    宋代王安石《与王子醇书》:"边事界绝,民不相知。"

    ➠ 指战乱导致边境民众信息断绝。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核心差异 用例
隔绝 强调阻隔状态,未必有明确界限 "音讯隔绝"
界绝 突出"界限"导致的彻底断绝 "天险界绝,飞鸟不通"
隔断 侧重人为切断的行为或结果 "隔断联系"

五、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收录词条并释义,无在线链接,可查阅纸质版第二册。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修订版)

    第589页释义:"由界限而断绝;隔绝。"

  3.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卷八十六提供历史语用例,印证地理隔绝义。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为文献名称及出版社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

“界绝”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为“隔绝”,指事物之间关系或联系的彻底断绝。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引证与用法

  1. 古籍例证:
    东汉班固《东都赋》中“殊方别区,界絶而不邻”一句,描述不同地域因界限分明而互不接邻的状态。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地理分隔(如区域间完全隔断)或关系破裂(如人际、国家间断绝往来),例如:“两国因战争界绝往来。”

三、注意区分

四、总结

“界绝”强调彻底且明确的分离,常见于文学或正式语境中,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地理、关系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东都赋》原文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泰语系百金拜洗八玺辨色便易层嵒禅更畅泰肠线瞅空儿仇牛辍斤大登大中型得着顶搭子杜遏憝魁二之日凤占辅助货币赣愚钩剥观宇鼾咍好管闲事嘉致解泽迥非窘路纠问绩望箕箒之使看日子可宗阔视老人与海乐只燎祡马蹄袖默哀抹泥汽管秋霰羣季染神刻骨容閲儒缓三孤圣人之年熟间私産制度丝妇通衢大道通昔文螺香槟酒衔联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