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戒谨的意思、戒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戒谨的解释

犹戒慎。小心谨慎。 宋 朱熹 《白鹿洞书院揭示》:“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於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於彼者矣。” 明 李贽 《答耿司寇》:“自敬伊何?戒谨不覩,恐惧不闻,毋自欺,求自慊,慎其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戒谨"是一个由"戒"与"谨"构成的复合词,在汉语中属于书面用语,其核心语义可拆解为两层:

  1. 警戒防备

    《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警惕谨慎",强调对外界潜在风险的防范意识。例如《朱子语类》中"戒谨乎其所不睹"的表述,即指在他人视线未及之处仍保持警觉。

  2. 自我约束

    《辞源》补充其含"自我检束"之意,突显内在的品德修养要求。如明代宋濂在《送陈彦正教授序》中所述"持身戒谨",特指知识分子对道德规范的主动恪守。

该词常见于儒家典籍,现代多用于强调双重维度的处世态度:既包含对外部环境的审慎观察,又要求对内在言行的严格把控。《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特别指出,其语义强度高于普通"谨慎",带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慎重感。

网络扩展解释

“戒谨”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戒”和“谨”组成,两者均有谨慎、警惕的含义。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词义

二、深层内涵

  1. 行为规范
    强调以谨慎态度处理事物,遵守规则,避免冒险鲁莽。常用于提醒在陌生环境或面对未知风险时保持警惕,如“与人交往需戒谨,防人之心不可无”。

  2. 道德自律
    儒家文化中,戒谨与“慎独”思想关联,要求人在独处或无人监督时仍严守本心。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提到“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强调自我约束的严格性 。

三、历史用例

四、现代应用

现多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如职场提醒“处理机密文件应戒谨”,或学术领域强调“研究需戒谨以避免疏漏”。


提示:如需了解该词在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朱熹、李贽相关文献(来源、6)。

别人正在浏览...

罢闲变样残疾人重规沓矩鉏锸丹葩倒绷孩儿雕章琢句帝阊鼎官订久要短晷法空沸闹奉勑高扃高屋建瓴格思轨仪骨鲁鲁国庆日含春好交回枉戬谷将要解后精兵酒望撅丁剧院扣押练句寥天利己龙竞履穷卖法眠梦麋畯民狱内燕尼采切命倾佩请日晴飔三嘏商功上足社祭生产工具深根蟠结始终如一宿襟兔葵燕麦脱颖而出挖苦妄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