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扣押的意思、扣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扣押的解释

(1) [detain;hold in custody]∶拘禁或扣留

被警察扣押的人

(2) [withhold]∶扣留、压下[信件、材料等]不发出

扣压稿件

(3) [distrain;impound]∶依法没收或占有

扣押迷路的牛

详细解释

拘禁;扣留。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我真后悔当初他在 长安 的时候,没有扣押住他。” 张书绅 《正气歌》:“这封信是一九六九年一月九日晚写的,但是没有寄出来,被非法扣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扣押”是汉语中具有法律属性的专业术语,指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依法对涉案财物、文件等采取临时性控制措施的行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扣押指“暂时扣留人或物品,以待进一步处理”。其核心内涵包含以下三方面:

  1. 法律依据性

    扣押必须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41条或《行政强制法》第22条等法律规定,需由公安机关、法院等有权机关执行,禁止个人或非授权机构擅自实施。

  2. 程序规范性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42条,扣押需出具书面决定书并载明理由,执行时应制作清单并由当事人或见证人签字确认。对扣押物品的保管期限一般不超过30日,特殊案件经批准可延长。

  3. 目的特定性

    扣押主要用于两类场景:一是刑事案件中保全证据(如涉案刀具、账册),二是民事执行中防止财产转移(如冻结债务人车辆)。《民法典》第237条强调,扣押不得损害非涉案人员的合法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强制法》第23条明确规定,扣押对象需与违法行为直接相关,且不得扣押公民生活必需品。扣押结束后,合法财物应及时返还,违法物品则依法没收或销毁。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法律定义和实务操作,“扣押”指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依法暂时限制对财物或人身自由的处置权,具有强制性和临时性。以下从五个方面详细解析:

一、核心定义

扣押是指在侦查或执法活动中,对涉案财物、文件或人身自由采取强制限制措施的行为。例如:公安机关扣留涉案车辆作为证据,或法院为执行判决扣押被执行人财产。

二、法律性质

  1. 强制措施属性:属于《行政强制法》第9条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也属于《刑事诉讼法》中的侦查手段
  2. 临时性特征:扣押财物需开具清单,并在案件终结后依法处理(返还、没收等)

三、适用情形(两类)

  1. 刑事侦查:扣押作案工具、赃款赃物等与犯罪直接相关的物品(《刑事诉讼法》第141条)
  2. 行政执法:如市场监管部门扣押假冒商品,海事部门扣押违法船只等

四、程序要求

五、与相关概念区分

与滞留的区别:扣押具有强制处分权(如可拍卖财物),而滞留仅限制使用(如海事部门禁止船舶离港直至缺陷整改);与查封的区别:扣押转移物品占有,查封仅就地封存

近反义词:近义→拘留/收禁;反义→发还/释放
法律后果:违法扣押可申请国家赔偿(如超期扣押导致货物变质)

别人正在浏览...

北京曲剧杯行斌驳不管不知所云才皃恻楚扯常冲谦宠携悴族陡上笃痾繁奏凤骨龙姿蜂鹤府报肤语赣剧革鞾贡院郭泰碑铭后言黄屋忧货流讲轩镜雪惊呀记算濬波宽减老军憀亮令淑悯急魔力慕舆内位孽根祸胎偏指牵缠桥彴顷久倾灭青牛师泣数行下求匄鹊尾鑪设喻税法水画思眷俗调添线停板童养媳妇驼翔无脸遐阐唏里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