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戒路的意思、戒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戒路的解释

登程,出发上路。《南齐书·高帝纪上》:“执金板而先驰,登寅车而戒路。”《旧唐书·宪宗纪上》:“无軺车之戒路,有沴气之滔天。” 明 袁宏道 《戏作三星行送曹子野归楚时予亦将归里》诗:“君既脂车,余亦戒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戒路"是汉语古语词,主要有两种解释:

一、指帝王出行前清道警戒的行为。该用法源自《晋书·江统传》,其中记载"戒路清道"的礼仪制度,即帝王出巡前需清除道路障碍,禁止百姓通行,以保障安全。南朝梁简文帝《应令诗》中"凤吹绕瀛洲,戒路指南州"也印证了这种皇家仪仗场景。

二、指启程前的准备工作。唐代李峤《为杭州崔使君贺加尊号表》中"遂能戒路东辕,改馆西望",描述官员赴任前整备行装的过程。宋代王禹偁《送李中舍罢萧山赴阙》诗"戒路折辕时把酒,山城少府自相迎"则展现送别友人登程的细节。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主要见于历史文献与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其词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戒严清道"的礼仪制度,体现了古代中国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出行仪轨。

网络扩展解释

“戒路”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根据具体文献或使用场景区分:

  1. 成语含义(现代常见用法) 由“戒”和“路”组成,:

    • 字义分解:“戒”表示警惕、戒除;“路”指道路,引申为行为方向。
    • 核心意义:指警惕邪恶之道,远离不正之事。例如:

      “在人生道路上要时刻戒路,避免误入歧途。”

  2. 古籍中的特殊用法 见于《南齐书》《旧唐书》等文献,:

    • 具体含义:指“登程、出发上路”,常见于古代出行场景。例如:

      《南齐书》载:“登寅车而戒路”,意为准备车辆启程; 袁宏道诗句:“君既脂车,余亦戒路”,表达双方各自出发。


补充说明:现代语境中多采用第一种解释,第二种为古汉语用法。若涉及古文阅读,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癍疮嗶嘰緞不可胜纪不失时机尝胆谗刻丞尉楚汉成皋之战打夹帐东驴西磨,麦城自破独禄恩泽讹謡法祀俯仰之间羹粥缑岭观觇闺声归茔号称话论黄米头儿毁三观豭狗蠒足狡强谨遇脊神经急要炕屏阔悰厘捐力作隆冲卖头卖脚皮廌前转启迪清肠稻情死羣房染污三寸鸡毛扫灭扫洒呻恫豕豪石绿是人守贰输氧嵩构袒护头脑冷静虾目相吏详实仙人枣晓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