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石绿的意思、石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石绿的解释

(1).孔雀石。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石绿镜台》:“ 张燕公 有石緑镜臺,得自 明川 道士。 玄宗 闻其有异,取以精炭十车,烧之不变,乃已。”

(2).用孔雀石制成的绿色颜料。多用于国画。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峯攒石緑点,柳惹麴尘丝。” 宋 陆游 《旅游》诗:“螺青点出莫山色,石緑染成春浦潮。” 金 元好问 《眉》诗之二:“石緑香煤浅淡间,多情长带 楚 梅酸。”《红楼梦》第四二回:“石緑四两,管黄四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石绿,汉语词汇中特指一种天然矿物颜料,其名称源自矿物成分与色泽特征。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石绿为“孔雀石研磨而成的绿色颜料,常用于传统绘画及彩绘工艺”。从矿物学角度,《中国矿物志》记载其化学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

text{Cu}_2(text{CO}_3)(text{OH})_2

$$),因含铜元素呈现深浅不一的青绿色调。

在传统工艺中,石绿需经选矿、研磨、漂洗等工序制成粉末,按颗粒粗细分为头绿、二绿、三绿等等级。据《中国画颜料技法》记载,敦煌莫高窟壁画、宋代青绿山水画均以石绿为关键着色材料,其稳定性与色彩饱和度成就了千年不褪的艺术效果。

文化层面,石绿被赋予象征意义。如《文房四谱》所述,其色“如春山新雨”,古代文人视之为自然雅韵的载体。故宫博物院文物研究显示,明清宫廷建筑彩画亦大量使用石绿,体现等级制度与美学追求。

注:文献来源包括《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中国矿物志》(地质出版社,2002年)、敦煌研究院公开资料及故宫博物院官网学术文献库。

网络扩展解释

“石绿”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主要涉及矿物学和艺术领域。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矿物属性

石绿即孔雀石,是一种天然铜的碳酸盐矿物,化学成分为$text{CuCO}_3cdottext{Cu(OH)}_2$,理论含氧化铜71.9%、二氧化碳19.9%、水8.2% 。其颜色鲜艳,呈翠绿色,晶体具有玻璃光泽,半透明,密度为3.8~4.0 。

二、作为颜料的应用

  1. 传统颜料:石绿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绿色颜料,需经研磨、漂洗、沉淀后分层使用。上层色淡称“绿华”,中层为“三绿”“二绿”,最下层深色称“大绿” 。
  2. 艺术用途:广泛用于国画、古建彩画,如唐代白居易诗句“峯攒石緑点”和宋代陆游诗中“石緑染成春浦潮”均描述其艺术效果 。

三、历史与文化

四、其他信息

如需进一步了解化学成分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典及诗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桦碑阴标轴比利时不敢告劳长沙常燠诚意澄一出入将相出头寸地都中对待杜默为诗风涛赋徭榦国工娱疗法勾芒关爱棺衾规旋混浊坚峭絶区刻苦耐劳枯木堂癞可凌砾癃罢鲁酒麻缠芒神棉布免役钱牛下歌弄性羟氨基潜涉三戾杀一砺百拾集时衣思所逐之夙慧韬牙腾远铁鸟辋图王泽文风详解痫厥限列消废小意小至霞舟西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