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缑岭的意思、缑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缑岭的解释

即 缑氏山 。多指修道成仙之处。 唐 崔湜 《寄天台司马先生》诗:“何年 緱岭 上,一谢 洛阳 城。” 明 屠隆 《綵毫记·泛舟采石》:“二神姬鼓瑟 湘灵 ,两仙郎吹笙 緱岭 。” 清 吴伟业 《七夕即事》诗之四:“ 淮南 丹未熟, 緱岭 树先秋。”参见“ 緱氏山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缑岭”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语,其解释需结合地理、历史典故和文学意象:

  1. 基本含义
    缑岭原为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华县境内,因山势高耸险峻而得名,常被用来形容高山或险峻的山势。

  2. 历史典故与象征意义
    缑岭与“缑氏山”相关联,相传是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又称王子晋)修道成仙之处。这一典故使其成为道教文化中“修道成仙之地”的象征,常见于诗词和戏曲。例如:

    • 唐代崔湜《寄天台司马先生》中“何年缑岭上,一谢洛阳城”;
    • 明代屠隆《綵毫记》中“两仙郎吹笙缑岭”。
  3. 地理与字义延伸
    从字义看,“缑”指刀剑柄上的缠绳,“岭”指高大的山脉,组合后强化了山势连绵、难以攀登的意象。部分文献中,“缑岭”也泛指五岭(如大庾岭)等著名山脉。

  4. 使用场景

    • 文学创作:用于描绘险峻山景或隐喻超凡脱俗的境界;
    • 历史研究:涉及道教文化、古代地理时提及。

“缑岭”既是一个具体的地理名称,又是承载神话色彩和文学意境的象征词,需根据语境灵活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缑岭》的意思

《缑岭》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指的是位于山脉之间的高地。

拆分部首和笔画

《缑岭》是由「缶」和「岭」两个部首组成。其中,「缶」是指陶器,意味着容器;「岭」则表示山脉。

根据拆分,「缑岭」的总笔画数为12个。

来源

《缑岭》最早出现在《诗经·唐风·丘中有原》篇中,意为山脉之间的高地。原诗句为:“有缑有缺,其实四方。”

繁体

《缑岭》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緱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缑岭」写作「缶嶺」。

例句

1. 他们在穿越缑岭时发现了一座古老的庙宇。

2. 这个矿场位于缑岭下方,非常难以到达。

组词

1. 缑山:指缑岭所在的山脉。

2. 缑门:指通往缑岭的入口。

近义词

1. 山岭:指山脉之间的高地。

2. 山峰:指高耸入云的山的顶端。

反义词

1. 谷地:指山脉之间的低洼地带。

2. 平原:指地势平坦的区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