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桔皋 ”。井上汲水的工具。在井旁架上设一杠杆,一端系汲器,一端悬、绑石块等重物,用不大的力量即可将灌满水的汲器提起。《庄子·天运》:“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淮南子·氾论训》:“斧柯而樵,桔皋而汲。” 唐 陆龟蒙 《江边》诗:“江边日晚潮烟上,树里鸦鸦桔槔嚮。”《红楼梦》第十七回:“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轤之属。”
桔槔(jié gāo)是中国古代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汲水工具,主要用于农业灌溉。以下是详细解释:
桔槔俗称“吊杆”或“称杆”,由竖立的支架和横杆组成。横杆中间设支点,一端悬挂水桶,另一端绑重物(如石块)。通过杠杆作用,汲水时能省力。其结构类似现代天平,汲水时只需轻拉水桶,借助重物重力即可将水提起。
桔槔的运作基于杠杆原理,属于第一类杠杆(支点在中间)。当水桶装满水后,由于另一端重物的平衡作用,减少人力消耗。如《庄子·天运》所述:“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形象描述了其上下摆动的特点。
《红楼梦》第十七回提到“桔槔辘轳之属”,印证其作为传统农具的普及性。唐代陆龟蒙的诗句“树里鸦鸦桔槔响”也描绘了其使用场景。
总结来看,桔槔是中国古代劳动智慧的体现,兼具实用性与科学原理,至今在部分传统农耕地区仍有遗存。
桔槔是一个汉字词汇,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木和果。它的笔画数为11画。
桔槔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最早来源于《汉书·艺文志》中的篆字。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柑橘的坚硬部分,也就是柑橘皮下的白色或黄色的脍短;另一个是指杂陈,混杂不纯的样子。
桔槔在繁体中写作橘槁,也有另一种繁体写法是橘皋。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桔槔被写作桷皐或桷羔。
以下是一些关于桔槔的例句:
1. 这个柑橘的桔槔真难剥啊!
2. 这种行为完全是桔槔,让人难以接受。
桔槔的组词如下:
1. 桔子:指柑橘的一种果实。例如:我喜欢吃甜甜的桔子。
2. 橘子:也是指柑橘的一种果实。例如:他给我带了一篮橘子。
3. 槁木:指干枯老化的木头。例如:这根槁木已经放在这里很久了。
桔槔的近义词为果樾,反义词为果实。例如:桔槔和果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反义词。
安戢暗轮百两篇布襦财珍春和景明刺儿菜敦穆多敢二谢氛沴佛光负资产更好硅酸盐贵珍过采海参崴合不着合子利钱花攒锦聚徊翔旌劳困心衡虑莲社陆地神仙昧时铭心刻骨魔君皮里阳秋扑旗愆误钦案起师鹊鑪人民群众壖垣三十而立上界扇赫少君术生犷师臣世叔手不干净书革水圆枢密太尉肆察肆踞特写天华田卢同甲望苑委迤五属箱擎斜拱新丁